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湫雨

乡村之眼 绿色青年实习生 邓佳瑶 实习日志

[复制链接]

1

主题

33

回帖

228

积分

溪流

积分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5-8-19 1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5.8.15实习第33天
周五,阴雨。
在制作净山海报时,我了解到:看似“天然”的厨余垃圾,“反正能分解成肥料”实则暗藏生态威胁。果皮果核在野外分解远比想象中缓慢:橘子皮需2年,苹果核甚至要数月。这让我想起环保手册里的提醒——上周在溪边还看到半年前被丢弃的香蕉皮,早已发黑硬化,与腐叶淤泥黏连成团——它们远比人类“健忘”得更久。而烟头则需18个月到500年不等。事实上,果皮残留的农药可能毒害野生动物,而食物气味更会诱使熊等大型动物靠近人类活动区。更令人忧心的是种子传播。那些野生长出来的植物,极有可能会挤占了本地动植物的生长空间,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就好比随意放生。这些“不速之客”正悄悄改写山林面貌。

1

主题

33

回帖

228

积分

溪流

积分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18: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25.7.30实习第27天
周三,阴。
在设计农民画文创的初期,我尝试借助PS、可画等数字工具对传统图样进行再创作。然而,在提炼其中蕴藏的泥土元素——那些质朴的植物、生动的动物、鲜活的民族意象时,我突然意识到:既然这些艺术符号本就源于土地,为什么不直接让真实的自然物质“开口说话”?
于是,我放弃了仅停留在屏幕中的设计,转向一种更直白、也更贴近灵魂的表达:去社区、树下捡拾落叶、枯枝、落花,将它们与农民画中的意象结合,制成一系列充满手作温度的轻量化文创,如冰箱贴等。
这些作品不仅延续了农民画热烈饱满的色彩与生命力,更因真实自然材料的参与,而承载了土地的呼吸、季节的痕迹。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废弃材料获得重生,乡土意象得以触摸,农民画真正从墙上“走”下来,融入日常,唤醒年轻人对自然与本真文化的共鸣。

1

主题

33

回帖

228

积分

溪流

积分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18: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25.8.1实习第28天
周五,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坐办公室的原因,我常常感觉与我的初衷离得很远。我明白NGO有大量资源是用于运营、监测和评估,办公室角色是确保资源高效配置的关键,这些“看不见的工作”却是项目成功的基石。这些天我总是思考我加入到这个行业是为什么?跟随项目团队下乡的“田野日”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们或许是带着口音的农民,或许是陷于行政的村干部,或许是懵懂不知世事的小孩等等。NGO值得吗?那份期待似乎被琐碎的小事渐渐淹没了。这段实习真的是有意义的吗?我发现自己有点想当然。我从中获得了什么成长?我的项目管理好像没有什么长进。我做了那些事情是符合我的初心?“公益”行业到底是在做什么?这些都使我不断陷入内耗。

1

主题

33

回帖

228

积分

溪流

积分
228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1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25.8.20实习第36天
周三,阴雨。
渐渐接触那些类似“二十二条”的环保守则,但这些像教条一样的东西总停留在表面,其实没几个人真正会在生活里践行。这也成了我近来不断反思的一件事,但还好,在涓流交流营中,我又遇到新的小伙伴,她们给了我新的理解。
我回顾来时的路,起初只是因为对自然活动的好奇而加入环保社团,又因为好玩和贪恋那种大家庭的温暖,便断断续续参加了一些活动,包括到后面的带营、带新。因此在看到这次青新伙伴的项目,我又一次带着好奇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9-1 12:17 , Processed in 0.0260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