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2-15 14: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to:松鼠
讲堂简介部分:
讲堂根据现实的情况,仍然定位于主要受众为大学生环保志愿者,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而增加的青年,社会组织等部分,更多的是做主讲身份出现的,起到的作用是让高校环境力量与社会环境力量交流和对接的作用.
我认同你文中所述的趋势,我觉得可以在稳定现有主要受众团体的情况下,逐渐进行特色性的偏移.
标识部分:
大讲堂的公邮还请使用 dajiangtang#gsean.net;密码为:123456;请自行更改.原邮件可设置自动转发.至于那个名字的疑问,我觉得是小问题,就全中文的看起来好看,做其他的设计也统一.
另外,群号不是已经至少有两个了么?
关于那个”平台外包”,我觉得这个也是公开征集主题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某个阶段的重点方式去推也未尝不可.
详细流程中,提到了宣传部分,可以将一些固定的宣传渠道方式搜集起来,通过邮件列表等形式简化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也可以作为固定的渠道进行信息存档,服务于其他的宣传工作.并定时更新.
讲课结束后直接清群不符合讲堂的业务内容1和3条.
订阅也可以通过google邮件列表实现,这个认知的已经有成果在.
“策划主题-联系主讲人-内容协商-开讲宣传-讲堂-讲堂记录推广-工作总结”
我觉得如上应该是讲堂开讲的一个基本流程,另外,可考虑整合一些成果,比如在论坛的”专题”区制作大讲堂记录专题等,或者借由纪念日等,退出大讲堂纪念集,整理之前的成果,进行多渠道和多媒体的推广.
大讲堂是一个有很长时间文化和团队积淀的队伍,我觉得松鼠可以发挥这个优势,从”老人”这方面找点突破口也未尝不可.对志愿者,感情滋润之外,实际的补贴,也可以根据办公室的情况进行升级.吸纳新鲜血液的也是当前大讲堂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我看来,讲堂不是招不到人,而是用不好人.如果工作流程和分工能够科学起来,我觉得加上讲堂的文化积淀,这是不难的事情.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