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湫雨

乡村之眼 绿色青年实习生 邓佳瑶 实习日志

[复制链接]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湫雨 于 2025-10-2 23:48 编辑

——25.8.27实习第41天
周三,晴。
活动中遇到很开朗的小姐姐,受益良多,不得不感概行行出状元——每一个领域里做到极致的人,都散发着一种由专业、热忱与从容共同织就的光芒,迷人且富有感染力。
在制作宣传海报标语时,着重大学生日常可参与的活动,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双面打印的习惯,意识到节能就是减少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节水就是减轻污水处理负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尤其是瓶装水),践行垃圾分类,选择环保产品。最初可能只看到水龙头里的水,或天空中的雾霾。学习后,会建立起一个从“水源地”->“水厂”->“千家万户”->“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回归自然”的完整水循环心智模型。每个个体不仅是环境问题的“承受者”,也是“贡献者”和“解决者”。污水处理厂的每一度电,都与是否随手关灯有关;水源地的水质,与是否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有关。
面对宏大的环境问题,人们容易感到无力。但当系统地了解后,并清晰地知道作为大学生可以做什么时,这种无力感会转变为赋能感。了解正确的节约、消费、传播和参与方式,每一个行动都在为解决方案投票。这种从“知”到“行”的贯通,能带来巨大的踏实感和成就感。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25.8.28实习第42天
周四,晴。
初步确定了咖啡渣、废旧衣物、打印废掉的纸张、外卖盒、奶茶杯、快递盒等材料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并明确分工。
在捡拾并收集材料时,我注意到社区里的绿化带。这个看似普通的角落,我观察到,这里的植物并非单一品种,而是由高矮不一的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组成的立体结构——这正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微观体现。不同植物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分层栖息地:高大的乔木成为鸟类的歇脚点,低矮的灌木丛则是昆虫的庇护所。
仔细辨认后,我记录到了包括酢浆草在内的多种本土植物,它们构成了这个小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基础。然而,我也发现了威胁:外来观赏植物的入侵性扩散,压缩了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人为踩踏造成的栖息地碎片化,将完整的绿地分割成孤岛,阻碍了物种的交流与扩散。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25.8.29实习第43天
周五,晴。
出差来红河了!终于来到田野,真的非常期待。
二十八号一大早,我们从昆明出发,穿过蜿蜒山路,终于抵达云雾缭绕的切龙中寨。初见梯田,我只当是寻常风景,直到车大哥耐心讲解,才懂得这一层层的不仅是稻田,更是哈尼人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
在连绵的山区和平原稀少的丘陵地带,平坦、肥沃的耕地是极其珍贵的。为了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坡度较缓的山坡。通过修筑梯田,可以将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山坡,改造成一层层平整的田地,极大地增加了耕地面积。
山区降水容易随坡流走,同时会冲刷走肥沃的表层土壤,导致土地贫瘠。梯田的阶梯状结构就像一个“减速带”,能有效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让水分有足够的时间渗入土壤,既灌溉了作物,又补充了地下水。
在不同海拔高度修建梯田,可以形成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智慧的农民会利用这一点,种植不同的作物,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例如,山腰种水稻,山顶可能就更适合种茶树或林木。
梯田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循环农业。例如稻田养鱼、养鸭,鱼鸭的粪便可以肥田,减少了对外部肥料的需求,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切龙中寨.png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5.8.30实习第44天
周六,晴。
29号当天正逢“卡农棚”——接新米的仪式。大家跟着车大哥去田里祈福时,我却跟着思力去做了一件更实在的事:测产。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触摸农耕的细节。思力教我如何选取样方、怎样数有效穗、如何计算千粒重。握着一把沉甸甸的稻穗,我仔细数着谷粒,突然真正懂了什么叫“粒粒皆辛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叫“科能红鸟”的老品种,稻杆底部泛着红色,朴素的名字里藏着农人最直观的观察。
寨子里的杀猪场景让我终生难忘。从没想过猪会住在顶楼,生前还坐过两次电梯。当凄厉的叫声响起时,我捂着耳朵躲得老远,心里却明白——这就是最真实的乡村生活。
下午的“爸妈食堂”挂牌仪式格外温暖。车大哥说,办这个食堂就是想让村里的留守老人每天都能聚在一起,吃上热乎饭。简单的话语里,是最质朴的关怀。
夜晚的寨子格外热闹,美食飘香,歌声不断。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围坐畅谈,而我这个“PPT放映员”才发现,原来放片子也要会看眼色,要根据现场气氛随时调整节奏。
这一天,我在梯田里触摸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在食堂里感受到人情的温度,在夜晚的欢歌中体会到村寨的活力。这些真实的片段,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更深刻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接新谷.png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25.8.31实习第45天
周天,雨。
第二天的活动更侧重于深入的研学体验。思力中心的技术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如何在本地进行的保育与种植实践。原来气候变化还能从这种视角入手。
田野里,哈尼妇女们的劳作场景让人动容。她们始终带着乐观的笑容忙碌,遇到每位客人都会淳朴地问一句“吃好没?”。这份质朴的关怀,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更加卖力吃饭,坚持每一次“光盘”,生怕辜负了她们的心意。她们熟稔地割下金黄的稻穗,用一种充满古法智慧的方式打谷——将稻穗高高举起,重重摔在古旧的小木船船头上。“摔打三到四次,再利落地抖三抖”,饱满的谷粒便纷纷落入船中。整个过程充满了劳动的节奏美。
她们在田野间歌唱,听起来那么自在、嘹亮。
坦白说,这次出差的体验远超我的预期。当古老的哈尼文化以如此真诚、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时,内心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是敬佩,是感动,或许还有一丝向往。

合照.png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25.9.1实习第46天
周一,阴。
回昆明了,准备整理下写稿,很多信息也不是很清楚,还有许多要请教。总之线下实习也告以段落。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25.9.10实习第47天
周五,阴。
原定的“云南农民画”合作,我们还是准备转线上了。不是不遗憾,但就像河水遇到石头,自然会绕道而行——项目的生命力,恰恰体现在这种动态调整中。与其硬撑一个不成熟的线下展,不如把力量集中到能产生真实共鸣的地方。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5.9.30实习第48天
周二,小雨。
咖啡渣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湿漉漉的,带着一股苦涩的香气。我们把它和泥土混合,尝试做植物培养基。有人说,这不就是把垃圾变成另一种垃圾吗?我笑了笑,想起家里总把淘米水存下来浇菜。惜物,本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深情。现在所谓的“升级改造”,不过是换了个新名字。

1

主题

48

回帖

284

积分

溪流

积分
284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25.10.1实习第49天
周三,阴雨。
今夜,整理数据——线上浏览800+,互动60+。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点击与停留。如果说有什么是项目中最珍贵的收获,那便是:我们不仅在处理被废弃的材料,更在唤醒被忽视的价值;我们不仅是环保的执行者,也是它被重新看见的引路人。下次有机会,那些还有使用价值的物料将再次重见天日、焕发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10-4 11:58 , Processed in 0.0351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