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93|回复: 1

杭州湾劣四类海水比例近1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5 16: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渔民陆为人在十多年前上了岸,结束出海打鱼生活。

  老陆是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海渔村的村民,他的生活或许是环杭州湾沿海工业布局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进入21世纪,环杭州湾地区成为了沿海开发的热土,化工产业开始由内陆迁向沿海。


  与之相伴的是杭州湾水质的恶化。根据环保部6月5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杭州湾水质极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中,杭州湾海域劣四类水质海水比例接近100%,在沿海9个重要海湾中排在末位。


  杭州湾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什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生活废水造成的水质富营养化固然是一方面,但对海洋生态更为严重的影响是,工业废水带来的重金属、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质。


  根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湾地区分布了六家集中发展化工产业的工业园区,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即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榭开发区。


  在这六大工业园区中,有超过210家化工企业,每年化工产品产量超过1500万吨。


  老陆的疑问:为什么海蜇都没了?


  许多化工企业临海而建,中间已没有了滩涂湿地作为缓冲。


  海渔村位于漕泾镇东南,根据公开的资料,自古以来,海渔村村民世世代代以捕鱼为业,直到1996年,“由于海洋资源贫乏而停止生产”。


  按老陆的说法,当时的上岸主要是因为海渔村东部的围海,“港口都没了,村里的二十多条船也只能卖了”。


  在围海的同时,按照上海市规划,漕泾逐渐成为市区“三废”化工搬迁基地,位于长宁、桃浦等地的诸多化工厂搬至漕泾。


  1996年,上海市正式批准开发建设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以顺应上海经济发展形势和满足环保方面的要求。经过大规模的围海造地,1998年,漕泾上海化工区总规划面积达到了23.4平方公里。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这块区域进行了新的定位——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化工区,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会成为浦东开发、开放之后,上海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2002年,《上海化学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获批,上海化工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的石油和精细化工开发区。


  随之而来的,是更为迅速的填海。


  根据2005年6月20日《解放日报》报道,化工区获批初期,漕泾鱼虾蟹塘遍地,芦苇蒿草齐腰。而“潮漫汐涌虾游苇长,被‘填成’日进千万金、年产数百亿的世界一流化工区,却只用了 5年”。


  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官方网站最新信息显示,该区规划面积为29.4平方公里,比1998年多6平方公里。


  记者在金山区走访时发现,上海化工区内的许多企业临海而建,中间已经没有了滩涂湿地作为缓冲。


  浙江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叶瑛告诉记者,实际上,滨海湿地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天然的植被可能会对污染物进行利用吸收。


  “如果沿海围海之后,把海岸向外推,这个过渡带就没有了。可能潮汐带变成一个很狭窄的范围,湿地变少了,生物的自然净化过程就减弱了。”叶瑛对本报记者表示。


  “滩涂围垦肯定对水量环境影响很大,毫无疑问,滨海湿地本来相当于‘肾脏’的作用,滩涂围垦就相当于把肾脏割掉了,但是没办法,这个涉及到要发展经济的问题,必须要有空间,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事情。”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老陆来说,围海已经让他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近海,现在他更为关注的是化工企业落地后对整个沿海环境的改变。


  靠近上海化工区多个村庄的村民告诉记者,化工区的企业建成投产后,村里癌症的发病率“比以前高了”,虽无直接的证据指向化工区的排放,但是村民们认为,化工企业的进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还有就是海里的海产品逐渐减少。


  作为老渔民,老陆确定地告诉记者,化工企业的迁入让海里的鱼虾少了很多。2011年,化工区内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成立十周年时,曾邀请海渔村的村民开过座谈会,希望通过座谈让村民减少对化工厂的天然抗拒。


  老陆参加了那次座谈会,并提出了一个让企业代表难以回答问题。


  “尽管企业声称没有对杭州湾造成污染,但是化工企业建好之后,杭州湾的海蜇种类越来越少,现在几乎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陆问。


  杭州湾生态恶化镜像


  95.3%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不符环境目标要求。


  与老陆有同样困惑的人恐怕不止在金山。


  根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湾地区分布了六家集中发展化工产业的工业园区,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即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榭开发区。


  在这六大园区内,有超过210家化工企业,每年化工产品产量超过1500万吨。而这个统计数据中,尚未包括与这些大型的化工园区相配套的,数量更多的小型化工园区以及与化工厂有着类似环境风险的印染、电镀等企业。


  按照2003年公布的《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仅浙江省环杭州湾的石化产业集群销售就将超过2500亿元,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石化制造中心之一”。


  而与这些数据对应的,是杭州湾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2009年浙江省海洋公报》得出的结论称,连续六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杭州湾生态系统仍处于不健康状态。


  公报认为,杭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盐进入杭州湾海域,及沿岸众多入海排污口所带来的“庞大而复杂的污染物”;另一方面,就是在“杭州湾大桥”经济的带动下,随着杭州湾产业带的逐步形成,围海造地需求不断增长。


  而这一切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杭州湾海域生物多样性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底栖生物匮乏,潮间带自然生境遭到破坏。


  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的《2011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亦指出,东海区的54个重点入海排污口中,32个入海排污口的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受到排污的较重或严重影响,占总数的59%。


  东海分局虽未在公报中公布排污口位置,无法判断排污口是否位于杭州湾,但可以判断,排污口超标排放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已非普遍现象。


  《2011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中数据,亦对这一判断进行了印证,根据2009年的监测结果,浙江省32个入海排污口中,有85.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而12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中,95.3%的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不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区环境目标要求。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综合毒性风险较大的排污口多为工业型和混合型排污口”。


  叶瑛认为,目前海洋公报中公布的主要污染物质——营养盐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未必是绝对负面的,“适量的营养盐带动藻类适度的增加不一定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是重金属或者难以降解的有机质,那将会造成绝对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叶瑛所说的,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绝对负面影响的污染物,已经在杭州湾沿岸海域环境中出现。上述公报对嘉兴、舟山两个重要的杭州湾沿岸城市的沿岸海域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石油烃、铅、镉、砷、总汞、滴滴涕在两个区域均为主要污染物。


  叶瑛认为,这样的污染物应该与工业污染有关。“纯粹的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可能造成就是富营养化,营养盐可能偏高。”叶瑛解释说,“如果是工业污染可能造成的污染就是多方面的,包括重金属和这些难以降解的有机质。”


  化工沿海布局的限定词


  就杭州湾而言,其临海工业布局已远远地超过环境容量。


  尽管如此,化工企业的临海布局仍在继续。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金山石化的选址开始,海洋逐渐成为化工企业重要的落脚地。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曾参与过当年金山石化的选址。他认为,临海的岸线资源是大型的石化企业进行临海选址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大的企业需要大量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需要有自己的码头。”陈振楼说。


  叶瑛亦认可这样的说法,他同时指出,将化工企业建在临海的位置,也缩短了重化工的化工原料运输的距离,降低了由于陆路运输引发的污染隐患。“同时,关停内陆地区的小企业,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建立大型的企业,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的角度,也都是较合理的”。


  而临海的人口密度较低是化工向沿海布局的另外一个原因。一方面,在人口较少的地区,可以进行围海造田,从而尽量少地占用农田。陈振楼认为,像上海这样的城市,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空间,“必须往海上发展”。


  另一方面,大的化工厂往海岸线方向迁,也能够避免对人口极端稠密的城市中心地带的污染。


  长期研究中国污染布局的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由于民众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化工企业带来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导致了“民众的愤怒”,因此化工产业园区也开始向人口稀少的海边集中。


  陈振楼说,当年金山石化的临海选址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排污方便。这一点亦得到了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的认同,海水的自净能力强于河流湖泊,污水入海后,能够为海洋的环境所容纳。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金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海陆统筹是海洋功能区的重要原则,《海洋功能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沿海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及有关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


  王金辉指出,这种衔接往往根据陆地空间与海洋空间的关联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统筹协调陆地与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但在马军看来,就杭州湾而言,其临海工业布局已经远远地超过环境容量。根据《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2010》,杭州湾水域超过90%的海水为劣四类,水质极差。


  “如果要让这样的工业布局不会加剧近海的污染,要在环保法规比较完善、法规得到合理执行、工业项目经过环保论证的前提下。”叶瑛在谈及如何规避临海化工企业所带来的海洋环境风险时,加上了多个限定词。


  “尽管近年来,对环保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与环保监管部门‘捉迷藏’。”叶瑛说。


  “这也是作为海洋管理部门需要协调的问题。”王金辉说,目前,环保、海洋两个部门也在尝试“海陆联动”的机制,加强陆源入海物质的管理。


  “化工产业的沿海布局考虑到了受影响的人口减少,但是海水中受到直接影响的鱼虾并不会说话。”马军说,“对环境的影响一时半会不能凸显,而一旦显现出来,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海洋是蓝色的天堂,不是排污的地方。”
心中有爱  0/1  只能感受到痛苦 懂我的人  0/3 一步步拒绝他人 游戏  2/1  手残也在努力犀利 曾经的梦想  0/1  也许不该放弃 学业  0/2  学习中 积极向上  -0.2/1  不解释 活着  0.5/1  不解释 振作 0/10   会有人期待吗 APM  -N/N  劳资DPS都纠结

1

主题

34

回帖

37

积分

清泉

积分
3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7-26 1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这算是欲望与理智的抗衡,一味的管制并不能治标治本。应该谋求更为合理写的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7 12:17 , Processed in 0.0352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