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住文化与生态保护协会简介:
法住文化与生态保护协会于2012年11月29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正式注册成立。协会是由南传上座部佛教组织、慈善机构、企业、学术科研机构、上座部佛教信徒自愿结成的地方性的、非盈利性的、慈善联合性的社会团体,致力于通过对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核心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 项目简介: 天心湖旧称勐邦水库,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天心湖周边有六个主要的村寨,共有1000人左右,包含傣族、哈尼族、佤族;有一个宾馆,两个鱼庄,一个小食店,一个小卖部,两家散落在水库边上的人家。在天心湖边上的深山密林中将落成中国上座部佛教弟子的森林禅修道场——法住禅林。 为让天心湖所在的这片天空依然蔚蓝、水依然清澈、林子依然苍翠,现诚征各生态圈的环保行动方案,欢迎您前来参与设计及操作!
天心湖很美,美得让人醉心!
明镜般
黄昏艳霞
夜幕星空,每天晚上抬起头就等着星星洒落
明净的夜空
深入一些去走访的时候,发现她的累累伤……
生活污水、农药化肥直击水库
毁林烧山,让这里的原始森林几乎荡然无存
垃圾焚烧——成了这里的村民常态
法住禅林及天心湖周边环保行动方案设计: 一、禅林的雨水收集系统
禅林将来的用水除了饮用水会从山上引水或是从水库抽水上来用,其他的生活用水都将使用二次水,充分利用水源,需要对雨水进行再收集利用。
二、水循环系统 如何实现孤邸、厨房的水的净化及循环利用,以达到更有效的利用水资源? 三、节水、节电的生活细节实践
大自然赋予的每一滴水都不容易,而且云南地区连年干旱,我们要践行最节省水的洗手、洗衣服、洗澡、擦洗地板、擦厕所等的方案,生活中各个用电环节的省电方案。
四、环保的洗涤用品 禅林紧靠着水库,且依林野而住,要保证所排放的每一滴水都要将其对大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以至于无,因而要从源头的洗涤用品着手,包括洗脸、刷牙、洗碗、洗衣服、洗澡所用到的洗涤用品要保证生态环保、易降解。 五、粪便的处理 未来的禅林有上百的住众,粪便该如何处理才是生态友好的? 六、垃圾处理 1、禅林的垃圾处理:禅林的住众将会达到上百人,伴随的是各种各样的垃圾,依托着禅林所在的森林环境,怎样的垃圾处理方案才是最合理,对环境的危害是最小,最能够资源化的利用的? 2、周边村寨的垃圾处理:周边村寨的垃圾除了随地扔以外,每家每户在家门前焚烧垃圾已经是一种常态,即使村庄附近有垃圾池也是采用焚烧的方式,这对于我们共住的这片大地的大气、土壤、水都是会造成影响的,应该采取怎样的垃圾处理方案才是最合理,对环境的危害是最小,最能够资源化的利用的? 七、发展有机生态农业 周边村寨的村民主要种植甘蔗、水稻,但是都离不开农药、化肥,土地一点点的变得贫瘠,产量也逐年的减少。甘蔗是糖厂来收购的,对于水稻,村民先留给自己吃,如果有剩才拿去卖。 保护土壤,提高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产量,可对当地土壤进行分析,发展适合种植的花卉、水果、蔬菜等,发展对土地友好的有机生态农业。 八、改造低产、低效林 天心湖周边的山几乎都是杂木林,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但经济价值比较低。村民每一年都会烧山,因为政府和民众都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万一不小心引起的更大的森林火灾,而且村民认为只有烧过的山,牛才有草吃。 由于连年烧山,极大的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只有一些耐高温的树种能保留下来,但都是一些很杂很细小的树木,走在林子中能听到的鸟叫声都是很稀少的。 村民烧山毁林也是为了有更多的地可以种甘蔗,而村民种甘蔗都采用粗放的方式,种出来的甘蔗很瘦小。然而山上有些土壤的土层比较厚,还是很肥沃的。村民由于承受不了损失,也都几乎没有尝试过种植其他的物种。 为恢复土地的生物多样性,让林地兼有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需要对低产林地进行改造,包括农民的种甘蔗技术,或引种其他适宜而高效的经济树种等。 九、杜绝森林的乱砍滥伐 山林里常常发生盗伐林木的现象,主要是对于松树的盗伐,用作造房子,取松明脂作烧火用。 周边有三个寨子曾经有政府来给配过沼气池,不过时过几年,很多人家的沼气池由于管理不善且没有后续的维修,都没有用了,而且村民觉得沼气做出来的饭不好吃,柴火做的饭才香。村民普遍的家用能源是柴火和电。 乱砍滥伐,破坏了植被,也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杜绝村民的这种乱砍滥伐的行为,而有利于人民的生活?
我们已在暂住的这个村寨寺庙里开始了“垃圾分类”以及草木灰洗餐具的实践,更多的环保行动期待着您一起来参与!
如果您有相关的专长或意愿,请与我们联系: QQ群:172112365,加入时请注明“环保小组”,可与群内的“环保”成员联系。 请关注:
谢谢您对法住文化与生态保护协会的关注与支持! 法住文化与生态保护协会 2012.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