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greenyouther.org/page/?id=1162
请输入描述
摘要:“目前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社会链条都是支离破碎的,即使有各种社会声音出来,但因为没有好的承接者而很快被淹没。”梁晓燕认为,N G O要有意识地去承接社会上的各种声音,让自己变成倡导的承接者。
周刊编辑:胡敏、霍伟亚 网站配图:余炎棠 传播:霍伟亚、胡敏、刘航、黄兰
【活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你怎么看(@自然之友)
【活动】蓝色溪流之梦—东港溪保育协会(台湾NGO)交流会(@鸿芷空间)
【水电站】共有水电站46758座,装机容量3.33亿千瓦:中国水利部、国家统计局3月26日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
【农业革命】农村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称,一项全国土壤状况调查显示,农村为农业革命付出了沉重代价。农业革命带动中国粮食产量在过去30年几乎翻倍增长,还解放了大量劳动力。庄国泰在北京的一个会议上指出,农村高达65%的化肥使用不当,河流和农田因此受到污染。(@路透)
【信息公开】申请获取废气重点监控企业在线监测数据:自然之友、天津绿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3家环保组织今天向北京、天津市环保局以及河北省环保厅递交了申请书,要求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国家废气重点监控企业的在线监测数据。这些企业涉及京津冀三地的169家企业。(@法制日报)
【不满答复】石河子市小伙李翔将环保局告到法院:不满石河子市环保局“环评内容涉及企业商业机密,企业不愿意公开故无法公开”的答复,石河子市小伙李翔将环保局告到法院,要求环保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当地两家重点化工企业的环评报告全文。
2013年3月26日该案首次开庭审理,原告李翔、被告石河子市环保局以及两家企业的两名代理律师均到庭答辩。经石河子市人民法院审理后近日做出一审判决,法院驳回了原告要求“全文公开环评报告”的诉讼请求。(@中国网)
【石宗源】书记的环保观:2007年4月,贵州召开第十次党代会。石宗源在开幕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他认为,保住青山绿水,就是保住贵州发展与竞争的优势;要摒弃劳民伤财的“短期行为”、片面追求政绩的“轰动效应”、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促进。 而多位接近石宗源的人士表示,石宗源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出自他在甘肃的切身经历。(@南方周末)
【中产阶级】他们将会贡献全球三分之二的商品与服务消费:投资者喜欢好的故事。几乎没有什么故事能比发展中世界中产阶级大量涌现更吸引人。这些中产阶级的支出,支撑着许多零售集团的股价。
【律师团】村民获补偿一年半后被追诉“敲诈勒索”:化工厂投产后母猪不孕粮食减产,两村民获补偿一年半后被追诉“敲诈勒索”,检察院认为签订补偿协议是化工厂迫于压力,全国多名律师组环境公益律师团为其辩护。(@广州日报)
【绿皮书】公共教育的努力与群体性抗争汇合:4月11日下午,《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在三联书店韬奋图书馆发布,同时发布了“2012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十大事件”。 报告指出,2012年,环境公众性事件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民间抗争的方式激进化,利益冲突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反应更加迅速。这些变化预示着知识分子、环保组织长期致力于公共教育的努力与城市居民、农村群众自发的以维权和补偿为主要目的群体性抗争汇合,向政策倡导等长效的改变发展。(@自然之友)
【学习与抄袭】区别是什么:原谅我有点傻哈,我还是不大明白在NGO中学习与抄袭之间的区别,比如机构之间好的经验的借鉴什么的,赶脚这也不能叫抄袭啊?是不是就是一个在复制之前告知原创机构一个完全不告诉呢?
刚刚看到一个观点:郑晓洁则建议应一分为二地分析,项目设计要将公益创新和服务模式区分开:“如果是服务模式,那是可以复制的,并且复制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通过不同人的推广,服务到更多的弱势群体;而公益创新,则是有专利有产权的,你复制当然就是抄袭。”(@水格Dai)
【承接者】N G O要有意识地去承接社会上的各种声音:“目前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社会链条都是支离破碎的,即使有各种社会声音出来,但因为没有好的承接者而很快被淹没。”梁晓燕认为,N G O要有意识地去承接社会上的各种声音,让自己变成倡导的承接者。“而沉淀下来的声音需和实地的公民行动结合,才能最终产生推动。”(@南方都市报)
同样,他也指出,在3月中旬结束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提出设立慈善税,每人以交税的形式支持公益慈善,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以权谋捐”,将慈善捐款建立在不自愿的情况下,百害而无一利。(@南都公益基金会)
【业务校正】坚决地支持人力成本:当公益机构越来越面向公众筹资的时候,公众比传统基金会更不能容忍公益机构的运营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公众由于持久遭受官办基金会的欺骗和敲诈,他们对草根基金会的人力资源成本往往同样的抵触。
说服公众信任草根机构,尤其信任是智库型的、人力资源成本占总成本80%左右的公益机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也需要有大量的举例说明,因此,在这相对艰难的过渡时代,如果有私募基金会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坚决地支持人力成本,也是相对精准的业务校正。(@冯永锋)
【创业与慈善】可以两全:LuminAID灯袋是公司的标志性产品,也是迄今唯一一款产品。这是一款轻薄、可充电的灯袋,充气后的大小与一只小枕头相仿。在电网要么不可靠、要么根本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LuminAID大有用处,它不仅防水,而且光源能得到枕头状外层的保护。 它的设计初衷是用于洪水等灾害环境,但同样深受户外活动爱好者的欢迎,还能作为家庭备用光源。为服务于这些市场,两位创始人制定了一套融合了慈善元素的商业战略,这种战略在社会企业领域被称为“买一捐一”(buy one, give one)。
【动物保护】非理性的方式需要受到NGO的引导:最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群众性动物保护运动,比如说一些志愿者到高速公路上拦车或救狗,这实际上有很多非理性因素,这些人不会考虑拦车的后果会怎么样。这时他们的行为,就不像NGO那样,去尽量妥善安排每一步,后续的麻烦当时拦狗的人基本就不管了,这就是草根动物保护组织当时的做法,他们关心的是很眼前的事情,也很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这就是草根的特点。 这种非理性的方式其实需要受到NGO的引导,但是没有。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NGO没有那么快的去参与进去。(@沈成)
【正当权利】本该属于我的权利:讲到社会运动的激进与温和时,我想起温波,我觉得他有一件事情对我影响特别大,有一次我去帮他做一件事,完了我没有要发票,然后他就花了很长时间跟我讲这件事。他不是在批评我没有要发票,只是在说,这是你作为一个消费者拥有的正当权利,你为什么没有去争取这个权利,中国整个社会的意识大概就是这样,没有损害到我最根本、最底线的利益时,我不会拿出任何行动去追求本该属于我的权利,并且可能更多的中国人,像我这样的,根本不会有这个意识:要发票就是促进商家纳税,每个商家都有责任纳税。(@宁佐梅)
【冷冻鸡块】背后的真相:超市冷冻食品区出售的鸡肉与你自己在家做的鸡肉并不相同。在加工过程中,有时候最初使用的还是可辨认的鸡肉切块,用的也是常见的配料,然而接下来就由机器接手了。
多数情况下,鸡肉会在高压下被搅拌混合,过程中加入香料、淀粉、磷酸钠和大豆蛋白,接着再被制成鸡柳、鸡块、肉饼、无骨“鸡翅”和“鸡胸”。(@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