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172|回复: 4

我国启动首个大规模讨还流失国宝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2 0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启动首个大规模讨还流失国宝计划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07:39 北京青年报



回归的圆明园猪首铜像(资料图片)摄/记者钱冰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中国民间机构昨日开始启动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计划——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曾经提出,解决流失文物问题,首先要解决共享和共有的问题。精神财富可以共有,但所有权不能共享,好比软件可以共享,但产权不能共有。流失文物的所有权应该属于中国人民。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昨天宣布,国内首次大规模讨还流失国宝工作正式启动。据统计,海外回流文物目前已占国内拍卖行拍品总量的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拍品成交总额的60%。截止到2005年1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近4万件。

  讨还文物分为两类具体名单即将列出

  据了解,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把流失文物定义为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余年间,因战争、盗掘、盗凿等不道德的和非法途径而流失海外的文物。由此应当讨还的流失文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战争中被抢掠的文物。如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曾掠走大量文物,其中很多文物后来被英法两国的博物馆收藏。另外一类是不可移动文物,如雕刻、壁画、建筑构件等。由于在抢掠、盗凿过程中,文物造成了破坏,并脱离了原有的环境,最终导致了文物所代表的特有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艺术完整性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害。流失的不可移动文物最有代表性的,雕刻如被盗凿的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和“昭陵二骏”,建筑构件如北京智化寺藻井,还有敦煌被盗剥的壁画等等。“不是每个藏有中国文物的国外博物馆、它们馆藏的每件中国文物,都在讨还之列。”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总干事王维明说,“但既然已经明确提出讨还,下一步我们就要列出讨还的具体名单。当然这其中有很多调查研究工作,讨还要有根有据,还要征求专家的意见。而且我们是本着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向有关博物馆进行讨还。”

  如果不明确提出讨还文物就没有回来的希望

  在已经回归的文物中,有政府追索和购回的、有爱国人士捐赠回来的、有企业在拍卖会上买回来的,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也曾通过公益方式实现了圆明园猪首铜像回归。但此次民间大规模讨还流失文物在国内还是第一次,能有几成胜算呢?讨还文物在其他国家有先例可循,最众所周知的是希腊向大英博物馆讨还巴台农神庙雕刻。自1829年至今,希腊政府和民众曾无数次提出归还神庙雕刻的要求,但均无果而终。

  “希腊讨还巴台农神庙雕刻也是首先从民间倡议的,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但如果不明确提出讨还,很多流失文物就没有回来的希望。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同时我们也正在通过其他方式,特别是回赠的方式让更多文物早日回归。”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总干事王维明说,“专家提醒我们说要先易后难地去讨还,但我们讨还的第一件流失文物肯定是国宝级的。”

  周恩来曾亲自筹划回购国宝近年企业个人开始参与“藏宝”

  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文化的传承,海外文物回归、保护文物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为之付出的努力从未间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于文物回归十分重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曾亲自筹划,用48万元港币购回三希堂法帖中的《中秋帖》、《伯远帖》以及《五牛图》等稀世珍宝。近10多年来,拍卖市场已经成为海外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渠道。2002年被看做是中国文物回流热的元年。那年,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研山铭》是启用这一专项经费回归的第一件文物。而当年北京首都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分别以800万元购得《孔子弟子像》(手绘善本)和以创历年古籍拍卖价格最高记录的990万元购得《钱境塘藏历代名人书札》,都体现了政府对回购海外中国文物的支持。

  政府资金促成的回归文物,都堪称“国宝”。但毕竟只依靠政府的力量实现大规模的文物回归是不够的。2002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允许民间可以通过购买、拍卖等多种方式取得文物并可以依法流通,其结果就是“藏宝于民”热潮的兴起。“对于市场上流通的中国文物,在保证价值和来路可靠的前提下,应当买回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张永年先生说,“‘浙江军团’,以及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国外购回中国文物的行为,是好事。如果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做,效果会更好。”

  遏制文物流失已成多国共识民间讨还可为政府追索做补充

  花钱回购海外的中国文物,计算花多少钱用多长时间买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况且,有很多流失文物,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不该花钱买,应坚决讨还。此次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明确提出要讨还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那么民间讨还与政府追索有什么不同?

  遏制文物流失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并形成了多个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始与国际接轨,加入了多个文物保护国际公约,并依据这些国际公约,坚持追索历史上被盗及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的严正立场,采取外交与法律手段,成功追索回多批流失文物,其中以王处直墓武士浮雕最有代表性。

  从近几年政府成功追索非法走私文物的案例来看,由于法律依据充分、证据确凿,政府追索回的文物多为近年来因盗墓、盗窃等非法途径走私到国外的文物。对于历史上因战争抢掠、盗凿、盗掘等不道德的和非法的手段而流失的文物,中国政府也从未放弃追索,但由于种种原因,仅依据相关的国际公约是不易运作的。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总干事王维明告诉记者:“民间讨还,则是基于历史史实、坚持正义公理、充分反映公众意愿、根据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文物‘原址保护’的原则,向有关文物的收藏机构进行讨还,是非政府的、民间的行为。提出民间讨还流失文物,在国内这是首次。”

  何谓“流失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但海外藏中国文物与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何谓“流失文物”?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主任张永年的界定是:“流失文物,应该理解为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的这100余年间,因战争抢掠、盗凿、盗掘等不道德的和非法的手段而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而海外藏中国文物的范围要宽泛得多,还有很多是通过古代正常贸易、赠送等正当途径到海外的。流失文物数量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统计,这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浙江“夺宝军团”担忧拍卖风险

  基金负责人表示通过专家鉴定和价值评估来规避——

  “藏宝于民”,让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和很多企业也纷纷投资文物收藏,并兴建企业博物馆。除了频繁参加国内的拍卖会,很多企业家还将目光转到国外直接竞拍中国文物。据了解,去年仅浙江省的企业家就斥资近3亿元人民币到国外购买中国文物。“浙江军团”也由此被称为“海外夺宝奇兵”。

  在屡屡出击拍卖会购买中国文物的“浙江军团”中,某著名企业家曾非常困惑,“作为基本行规,拍卖行并不对交易的文物保真,买家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把宝全押在拍卖上是不明智的。”这位企业家正筹建自己的企业博物馆,曾请了多位文物专家为他把关。他提到,一位书法家曾指着一幅“自己的作品”说,写得好,写得比我好。还有一次是看该企业家刚花巨资买回的瓷器,专家婉转地说,新鲜,我以前从来没见过。

  文物的真假是容易鉴定的。不慎买了假文物,可以认栽交学费。但如果买错了、买了来路不明的文物,就不单单是吃哑巴亏的问题,会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虽然有很多国宝级文物回流,但回流文物的整体档次并不令人满意。有报道说,“回流文物中罕见精品,精品数量仅占全部回流文物的5%至10%。”而如果回流渠道仅局限于拍卖,出于商业目的,也会出现暗箱操作、恶意竞价等不利因素。那么如何规避负面影响、保证回流文物的档次和价值、取得多方共赢的结果呢?

  “对于回购,我们强调通过专家鉴定和价值评估给文物定性,有针对性地去抢救,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总干事王维明说,“2002年7月5日,我们启动国宝工程时,就曾明确提出民间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三种方式:回赠、回购、讨还。要根据文物的性质和价值,采取不同方式实现文物回归。”

  一时失之交臂可能造成永久损失

  针对宋徽宗珍品在国内被国外买家拍走 专家呼吁——

  很多国宝级文物,如果在拍卖会上没有一槌敲定中国籍,可能很难有机会回到国内了。2002年4月,宋徽宗《写生珍禽图》在国内拍卖会上被国外买家买走。至今,文博界很多专家学者仍对此感到惋惜和遗憾。“像宋徽宗的画、《研山铭》这样的精品,价格只会涨不会落,而且晚买不如早买,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私人手里的文物只能拿钱买,否则别人又伸手了。”文博界泰斗王世襄对此早有先见之明,一时的失之交臂,造成的可能是永久的损失。

  流失文物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昭陵二骏

  “昭陵六骏”是陕西礼泉唐太宗昭陵北阙前的六块骏马浮雕石刻,每件205×172×28厘米,重约2.5吨。这组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创唐帝国重大战役中的鏖战雄姿。“昭陵六骏”采用高浮雕表现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文物的稀世珍宝,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它是前无古人”的。1913年,美国商人勾结国内古董商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盗卖,现藏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1918年,古董商又勾结美国商人将剩余的四骏打成块企图装箱盗卖运往国外,后被爱国民众发现追回,现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长期以来,人们为它们的残缺而叹为憾事。

  女史箴图

  此画是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女史箴图》原藏于圆明园。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大肆抢掠并火烧了圆明园。《女史箴图》自此流失海外,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

  帝后礼佛图

  《帝后礼佛图》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上的浮雕。它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现其中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帝后礼佛图》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珍品,20世纪30年代美国古董商普爱伦到中国发现这些浮雕,用照相机拍下来,找到北京琉璃厂彬记古董商岳彬,双方签订协议书,岳彬勾结洛阳古董商马龙图,联络当地保甲长和土匪把浮雕凿下来,凿成碎块,用麻袋运往北京,又在北京拼接后运往美国。这件浮雕在美国展出时已经是千疮百孔。1952年,在北京炭儿胡同彬记古玩铺内发现了彬记与普爱伦签订的掠夺《帝后礼佛图》浮雕的合同,此事震怒了中国文物界,300余名知名人士联合要求严惩奸商岳彬,岳彬被判死刑,缓期两年,后病死狱中。看到这些遍体鳞伤的浮雕时,那些飘零在异国的艺术珍品总让我们记起国家在贫弱时被欺凌掠夺的耻辱。这无疑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一大悲剧。

  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

  2002年10月18日,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与文博界专家、社会知名人士等共同创意的“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北京宣告成立。作为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一直从事调查和研究流失海外文物、动员社会力量,并根据资金运作等一些情况开展回赠、回购等抢救流失海外文物的工作。(戴菁菁)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12/07396358517.shtml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4-12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转锦涛同志。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发表于 2005-4-12 09: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郁闷,近代比较惨
每个人都关心自然环境,理解、参与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分享改变世界,爱济溪
发表于 2005-4-12 1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

已阅,转中央军委考虑组建讨宝特别行动队参与此次行动。

                                胡锦涛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13: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昏 书记也来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4 15:27 , Processed in 0.0335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