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453|回复: 0

NGO对社会的作用

[复制链接]

4287

主题

4773

回帖

3万

积分

大西洋

积分
3445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7-11 00: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GO对社会的作用

  数目庞大的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非营利组织有助于填补政府用于社会发展方面的资金不足。非营利组织能够通过社会捐助,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参与社会发展,帮助政府解决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边缘问题。其次,非营利组织能够开拓大量就业机会。非营利组织中蕴藏了巨大的就业潜力。如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受薪雇员每年有1000多万人,是其解决就业问题不可缺少的领域。此外,积极参与这一部门工作的志愿人员达到9000万人,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庞大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三,非营利组织增加了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由于广大群众参与,这一部门在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下运行,能较好地避免贪污、浪费;而且能较充分利用社会上过去闲置或未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第四,非营利组织能推动社会广泛关注与帮助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与人力薄弱的某些部门,以及遭遇困难的脆弱群体,如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老年人、残疾人、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儿童、妇女、少数民族等。第五,非营利组织对发展滞后的地区与弱势企业的转变有重要作用。第六、非营利组织有利于扩大社会公平,缩小经济发展产生的贫富悬殊,促进社会改革的进程。
  摘自 《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王名、刘国翰、何建宇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NGO的相关概念
  注:NGO的相关概念有不少。比如“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来讲我们这里所指的NGO是“非营利组织”,并且我们这个栏目里将不会对这些概念作严格区分。下面引用两本NGO研究著作的相关描述对这些概念作简单介绍。以下的定义在学术界有较大争议,仅作参考。  
                 摘自王名、刘国翰、何建宇所著《中国社团改革》

  非营利组织研究在中国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学术界对于不少相关概念尚没有明确而统一的概念。本节有必要首先介绍论文将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部门)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这些组织的集合就构成:非营利部门,或者称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尽管有学者认为“第三部门”与"非营利部门"所涵盖的范围不完全一样,但这两个概念经常被交替使用。现在,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最受认同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推荐的“结构一运作定义”,认为凡符合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五个特性的组织都可被视为非营利组织。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也是中国学者常用的概念,而且经常把该概念与非营利组织交替使用。“非政府组织”最早是指得到联合国承认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后来发达国家中以促进第三世界发展为目的的组织也被包括进来,现在主要指发展中国家里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组织,尤其是那些草根层次的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非政府组织是一个比非营利组织狭窄得多的概念。  
  “民间组织”是中国官方使用的概念,官方翻译为“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这体现了政府希望"政社分开"的改革取向,但"民间组织"并不完全等同于上文提到的“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民间组织包括:“社会团体”(简称“社团”)和 “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社会组织。其中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根据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摘自邓国胜著《非营利组织评估》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提出的,它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凡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组织即是非营利组织:一是组织性。组织性意味着有内部规章制度,有负责人,有经常性活动。纯粹的非正规的、临时积聚在一起的人不能被认为是非营利领域的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应该有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合法身份,这样才能具有契约权,并使组织的管理者能对组织的承诺负责;二是民间性。非营利组织不是政府的一部分,也不是由政府官员主导的董事会领导。但这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能接受政府的资金支持;三是非利润分配性。非营利组织不是为其拥有者积累利润。非营利组织可以盈利,但所得必须继续用于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在其成员(原文是组织缔造者)中进行分配;四是自治性。非营利组织能控制自己的活动,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五是志愿性。无论是实际开展活动,还是在管理组织的事物中均有显著程度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形成有志愿者组成的董事会和广泛使用志愿工作人员。
人人婚礼网 www.renrenhunli.com中国青年结婚消费指南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3 01:46 , Processed in 0.02625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