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370|回复: 2

【新闻】-动物——10天内,小家伙将成“英汉专家”

[复制链接]

796

主题

1687

回帖

7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7877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11-8 13: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讯本报报道了4岁大熊猫“美生”在上海停留一夜的消息后(详见昨日B1版和B7版),受到市民的关注。昨晚,记者连线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听到了“大熊猫平安到达,情绪放松”的喜讯。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表示,相信“美生”会很快适应新环境,语言问题经过一周至十天就能解决。

  虽然“美生”在沪只过一夜,但精神状态初步得到调整。“装笼过程很顺利,用了约半小时,比想象中的还要好。”上海野生动物园有关人士说,小家伙经不起美食诱惑,很快乖乖入笼。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途中一路平稳,“美生”现已住进专用的检疫区。据了解,小家伙在那里将接受一个月的隔离检疫,完成隔离观察、疫苗注射、驱虫等例行程序,连它的粪便都要特殊处理。

  根据中美两国签署的大熊猫繁殖合作计划,在美出生的大熊猫依然归属中国,一般在3岁左右返国。2003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的“美生”符合回国的各项条件,今后将永久定居中国。

  “海归”日程表?

  前天19时12分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前天21时10分抵达上海野生动物园昨天5时紧张得站了一夜后开始进食昨天6时45分从野生动物园出发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昨天9时搭乘东航MU5407航班往成都双流机场昨天12时抵达成都机场。之后乘专车穿过巴山蜀水昨天18时到达卧龙保护。区□记者|王红梅|报道
200711081201182.jpg
[fly]做事情做就做好,要不就别做![/fly][move]人生如棋,大胆者举棋从容落子有声,胆小者心思缜密步![/move]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3: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归”大熊猫“美生”回到老家四川

  7日18时许,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美生”经过两天的长途旅行,终于回到了它未曾谋面的老家四川卧龙,当地居民蜂拥而至,用苹果加鲜竹笋来迎接这只“海归”大熊猫。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介绍说,“美生”于11月5日离开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6日18时许飞抵上海浦东机场,6日20时左右到达上海野生动物园,并在那里平稳地度过了回国后的第一个晚上。7日上午,“美生”又上了飞机,离开上海飞赴四川,于7日18时许抵达卧龙老家。
  到达卧龙后,专家组对“美生”进行了简单的体检,未发现它身体有任何不适情况。当地居民自发举办的欢迎仪式结束后,“美生”被送进了隔离检疫场,并将在这里接受一至两个月的隔离检疫,期满后正式进入新家生活。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介绍说,大熊猫一般在4至5岁性成熟,雌雄性大熊猫都在每年的春天发情配种,雌性大熊猫当年秋天就产仔。“美生”今年4岁,体重达85公斤,已进入性成熟期。“它回国后首要任务是适应这里的环境,调养身体,并寻找自己的伴侣,若明年春天它能顺利发情,即可参与到中国大熊猫的繁殖计划中去,繁衍自己的后代。”
  “美生”2003年8月19日出生于圣地亚哥动物园,是旅居当地的四川卧龙大熊猫“高高”和“白云”的后代,也是在美国通过自然交配出生的第一只大熊猫,它标志着大熊猫国际合作研究进入新领域。
  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的4年里,“美生”一直健康成长,它是当地人们眼里的明星和宠儿,大家把它当成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根据中美双方签订的大熊猫合作协议,中国借出的大熊猫在国外繁殖的后代属于中国,并须在一定年龄时回到中国。
  目前,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仅存1590只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和陕西省。

《新华网》2007-11-8
[fly]做事情做就做好,要不就别做![/fly][move]人生如棋,大胆者举棋从容落子有声,胆小者心思缜密步![/move]

163

主题

4341

回帖

2497

积分

长江

积分
2497

认知组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8 14: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倒是有很多的人关注大熊猫了,但是还是有更多的物种需要我们去关注啊!
www.greenhau.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0 04:28 , Processed in 0.03299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