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次培训感想(10.27) 
 10月27号的晚上应邀给华师绿社35人进行了三个小时的培训
 主要培训了项目运作方面的内容
 因为时间有限,又考虑到社团的发展水平,所以培训的东西比较浅.
 本次培训简介
 时间:2007 -10-27  晚上6:59开始录音――10:00 时长3个小时
 地点:华师本部一课10303
 参加人员:华工07级干事约10人 华师理事会及部分新干事约26人
 共36人
 培训师:华工Fresh环保协会项目组总监李舟
 前期准备
 座位调整,让所有培训者在讲台前面的座位坐成几排,每排都没有留空座位
 主办方宣布培训正式开始,介绍培训主讲师
 鼓掌
 培训师自我介绍
 我叫李舟,木子李,……我就把自己的一些亲身体验的一些事情或者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所提升吧。(解释为什么前排坐满)因为我们马上要做一个游戏
 破冰游戏---抓手指
 首先伸出你的左手,……【游戏规则】
 检查一下,大家是不是准备好了……差不多了
 我讲一下游戏规则,一会我给大家讲一个漫长而有悠远的故事,其中会出现一个汉字,那个汉字是什么呢,我写给大家。因为昨天我给别人做的时候,出现了谐音的现象。
 要干什么呢
 听到水字的时候左手就赶快缩回来,右手就去抓别人的食指。
 被抓到的同学会有大大的奖赏(学员笑)。
 有时候会讲到谐音的
 听错是你自己的事情哦(学员笑)
 大家要用12分的注意力啊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和尚
 有一天
 小和尚想吃……面,
 用那个什么……缸里面的什么……来煮面呢……
 (学员仔细听讲,有几个抓了)
 “奖励”被抓学员
 鼓励一下(掌声)
 听到饭桶,我就想到华工的一个同学叫水桶。(学员笑)
 我叫大家做这个游戏是为了什么(学员回应)
 肢体接触---打破学员间的距离感,为以后的培训活跃气氛
 步入正题
 学生环保社团
 大家加入环保社团是为了干什么?(学员回应:干事,玩,打杂,郊游,打发时间,交流)
 环保活动
 以什么形式(学员回应)
 以活动的形式
 以活动为载体,锻炼能力
 举手调查在座07级有多少干事(学员回应)
 做活动来认识,做环保
 那它和项目有什么区别
 活动最先有什么
 目的 想法 点子
 什么是项目
 项目和活动能不能划等号(学员回应)
 讲项目定义
 举例 华工红树林项目
 活动学生社团中 项目常常=活动
 学生环保社团适合做些什么活动
 大家想想
 大家比较沉默
 (这时上来了一位学员)
 A学员:
 列出华工的组织结构
 对比华师组织结构
 通过这样的组织能不能看得到他们在做什么
 常规的活动根本不成体系(指华师)
 好,大家对这个还有没有想法
 B学员:我认为华师和华工的规模不同,做的事情也就不同
 (这时候突然有学员控制了现场,我有点不知所措)
 培训师:掌声鼓励(掌声)
 心里都有一套想法
 不必照搬
 不同社团不同背景
 借鉴可以,照搬不可以
 回到主题
 我们说去四川保护大熊猫可不可以?(学员回应)
 技术 资金
 量力而行
 C学员谈量力而行,联系保护大熊猫
 想想广东有没有广东的环境问题(学员回应)
 举例零三年有师兄师姐去了可可西里……整个活动持续性不佳
 一个人如果身边的事情没做好,没关注好,还怎么去关注其他的环境问题
 一次性饭盒筷子
 活动选择:学生容易做的
 权力,能力有限
 举例假设一个工厂污染很严重,
 想把它关闭,可不可能? (学员回应)
 阐述环境问题产生过程中涉及的”环”的问题
 企业   政府   居民
 居民是居民,我们是我们
 我们是第三方,环境问题解决不解决和我们没有关系
 这些都有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出现(学员回应)
 我们来干吗的?(学员回应)
 我们仅仅是起推动作用的
 引出NGO并解释
 阐述第三方的概念
 我们学生和专业NGO区别
 如经济不独立
 能力有限
 我们加入环保社团是
 关注了解相关环境问题而已,
 是推动而已
 不是去实地解决环境问题
 本土化问题
 身边什么事情
 误区:求大
 忽略身边
 结合PPT讲解
 关于项目有三个阶段
 类比:如何把一个大象放到冰箱里去(学员笑)
 07级的同学有没有写过项目策划书?(学员回应)
 D学员介绍一个关于三四年前水的测验的项目策划书
 项目准备阶段做些什么
 利用PPT上的内容引导
 项目实施
 经验总结 财务、效果、中期出现问题【如何解决或还没解决】
 以图片展为例 会议记录、 展板、 讲解词等要流传下去.提高组织的可持续性
 不浪费就是最大的环保
 项目周期―――纵向的环,时间上的
 结合 PPT讲解
 可行性分析-结合保护大熊猫讲解 项目计划书 跟进 中期问题
 总结
 项目做得很累,使项目组织者忽略了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环---总结
 社团管理者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忽视总结这一环
 项目规划
 分组来进行
 按123456来报数分组,分为六组,数同一个数的为一个组
 各组坐到同一个地方,相互认识,选出队长,花名,商量队名,队训,队歌。
 你们有20分钟的时间相互认识。
 队长 不管他死得多惨,什么手段都可以
 队歌 国歌 军歌 团歌 我们都是害虫之类的除外
 说展示规则,只给五分钟,过了就大家叫他们下去下去
 各队介绍 六个队
 重新回到讨论环节
 布置一个任务
 假设学校饭堂里的一次性筷子为话题,组内讨论怎么做一个项目
 以PPT引导
 讲项目策略的时候举绿色和平的电子垃圾项目的事例
 怎么做
 介绍项目背景---贵屿当地的电子垃圾处理情况
 深入阐述策略:绿色和平做电子垃圾项目的做法1.呼吁生产者回收2.打击行业老大HP
 引出拒用APP的事例阐述项目策略
 拒绝使用APP不是为了使它破产,而是让它感到压力,这是策略问题;
 我们想想,关于一次性筷子,我们能使用什么策略呢?
 给大家十分钟分组讨论
 1.分析利益集团
 生产者  使用者 商人 供应者 学校食堂 后勤
 这里面又涉及一个环的概念,我们来列个表
 板书:
 饭堂  使用者(学生)  供应商
 筷子使用            ?         -           +
 筷子不使用          ?         +           -
 (有利用+有害-需要调查?)
 对使用者是否有利解释,因为大部分学员不同意.引出对一次性筷子对人体是否有害的讨论:
 一次性筷子有优劣之分→食堂使用的是优是劣? →劣质筷子对人体的危害→
 含硫磺,网上有相关的贴子
 结合PPT罗列的问题依次进行提问
 2.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产者 -无法改变
 使用者 -改变观念习惯
 食堂-说服
 3.分析项目目标
 简介阶段目标和目标关系
 4、怎么实行?从哪方面入手?(学员回答)
 1)改变使用者观念→向学生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策略一会说)
 2)说服食堂不供应
 结合PPT讲解
 影响项目的因素假设
 如不能说服食堂,回到使用者---学生身上
 想想新方向
 改变他们的观念习惯――怎样改? 切身利益:身体健康,经济利益
 向使用者(学生)宣传:两方面,
 1)从一次性筷子方面做文章 →宣传其不好的方面 → 一次性筷子的不卫生情况
 2)提供廉价,美观的筷袋
 结合华工FRESH实践讲解筷袋的推广经验
 事例讨论完毕,其中气氛很好
 目前学生环保社团项目运作的误区:
 1)定位不当
 活动求大,盲目跟风
 2)缺乏交流和创新
 闭门造车 领导者应该借鉴周围社团的经验
 结合绿色营的事例说明
 3)缺乏总结,反思,评估
 前面说过了
 4)持续性不够
 人力资源瓶颈→人员流失问题→环保社团的氛围理念 结合华工头巾 -社团自豪感,犯错给予宽容 给予能力提升的空间
 培训问题反馈
 活动广告时间
 培训结束
 结束语,分别
 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冲出门赶末班车回大学城
 培训出现的问题:
 由于经验有限,所以培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这里提出来,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
 1.  培训准备不充分,准备的比较匆忙,所以对培训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显得手足无措,应对显得很被动,不过通过运用小星老师教的群众斗群众这一招还是化解了一些,呵呵.
 2.  由于本人的语文水平有限,刚开始板书的时候出现了提笔忘字的情况,也对培训的气氛产生了一点负面的影响,其实如果经验够的话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用同义词代替那个词.
 3.  时间仓促,使得培训的节奏被打乱了.后来讲的一些东西只是一带而过,以为学员们明白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使很多学员对一些概念上的东西产生了一些误解,这是通过后来的学员反馈得知的.
 4.  对游戏的控制没有把握好分寸.开始的抓手指的游戏还没有到高潮就匆忙的结束,使游戏调节现场气氛的作用得到了一定限制.
 5.  关于分组.本来的想法是等到讨论案例的时候再分组.但是分组前出现了冷场的现象,幸亏中途分了组,后来的气氛热烈了很多,不过占去了后来的时间.
 6.  中间在发言的时候出现了有人控制了现场的局面,也是我在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处理起来也比较被动.
 7.  后期的学员反馈出现了很大问题,大部分学员反馈的态度不好,导致大部分的反馈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大家以后的培训中一定要跟学员强调一下反馈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