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实在是杂乱无章,所以是杂谈.
可能是前几天脱离社团,反而可以想很多东西了!
一,社团的传承
与一个大一的人聊天,他说到自己的积极性已经被慢慢磨灭,他一直在努力,却得不到认可.自己的热情就不会象原来那样了.协会培养人才如果只是侧重于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虽然个人的能力也很强,但一个协会的运作不可能只是依靠少部分人,必须大家团结一致才行.协会里,通常只是大一与大二的,而真正能够工作的或许只是不到半年的时间,大一的新成员一般是跟随大二去做事情.而只要是人,就有好恶,很可能某个人真的一直在努力,,当他的不到认可时,应该算是一种打击.新人缺乏的是耐心,而社团的延续就必须时刻注意接班人的锻炼.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只是觉得人才的流失是一个社团最大的损失吧!
二,社团的活动
现在发现有时候我们做事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却不去考虑到底对不对,到底有什么作用!始终认为一个活动应该是善始善终的,当一个活动的策划做出来,口号讲得再大,再美,似乎有时候就是为了夺人眼球,假,大,空不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现象.或许,有时候为了迎合学校或者外界,一些花哨总是会出现.为了一个活动的申请成功,总是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而当活动真正去做时,却虎头蛇尾.有时候钱花了,时间也浪费了,却什么东西也没有做出来,反而影响了一个社团的声誉.其实活动重质不重量.一个一个踏实的去完成才应该是最正确的,不必要去求一些不必要的名声.还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明白,就是学校不管什么活动都要有宣传条幅,一个条幅大概是三十元,我有看到这些条幅,在一个活动结束,打扫卫生的阿姨把它撕成条状,感觉就是当垃圾处理了,根本没有重复利用的价值,而通常,学校有很多活动,就浪费了太多的条幅.记得以前上小学时,学校条幅上的字是用纸贴上去的 ,而那块条幅的布也能用很长时间了,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却就有这么大的浪费.而其他展板,海报或是传单之类的就浪费太多了.而现在重大的活动为了整齐美观,就会有统一的衣服.而这些文化衫通常也只会穿一次.,更离谱的是,记得一次绿色出行的活动,在网上看到相应的照片,竟然有一张是许多用过的一次性杯子.同样,上次大概是上海的一次马拉松赛跑吧,竟然看到地上扔了太多运动员喝过的杯子,当然上面还有赞助单位的明显象征.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自我的环保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纸巾.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用手帕.纸巾的方便快捷同时也是干净卫生了!可是这要浪费多少的树木,总是有人提起一次性筷子,同样纸巾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的.而我们真的就一定要用吗?只能是说越发展越懒惰了吧.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双筷子,少带一包纸巾有那么难吗?如果自己都不学会从身边做起,还贪求别人怎么样吗?
还有记得手帕的一个用处了,
古代的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多有这般场景:一女子面对心上人‘含羞敛眉’面飞红霞‘双手无措’便是绞帕于手。几分无助,几分娇怯,几分心喜,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且古书有云“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的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了露齿的尴尬,又可平添几分娇媚,更可在转身之时,轻笑的向那失了神的男子抛下一句“呆子”,万般风情俱在其中,勾起他人心底之情愫,便是又引出一段千古佳话或是绝唱,何乐而不为呢!
感觉说的相当的乱啊![s: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