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020|回复: 0

把握战略意义 做好普查工作

[复制链接]

796

主题

1687

回帖

7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7877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1-7 21: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01-07  本报评论员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在全国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的号角。党和国家对这一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要求。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环境保护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大规模普查。做好污染源普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是环保领域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曾培炎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污染源普查的全局意义、战略意义和长远意义,牢牢把握会议提出的普查方针、重点和具体工作要求,遵循“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普查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规定的时限内,圆满完成普查任务。
  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必须把握四个内涵。开展污染源普查,是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础保障和必然要求。污染源是最基础的国情之一,只有全面掌握污染源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才能正确把握我国环境状况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奠定牢固的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只有科学分析各地污染源的结构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划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保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只有系统了解各地污染源的总量、排放强度和动态变化规律,才能客观判断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抓住节能减排的重点和关键,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提供保障;只有准确判断各地污染源成分和治理进展情况,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为落实“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必须确保三个到位。组织领导要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将这一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团结作战,按照全国统一的工作部署、统一的时间安排、统一的操作规范、统一的普查表式,认真做好本地区的组织实施工作。力量投入要到位。要抽调业务精、作风硬、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参加普查工作,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部门开展污染源普查的能力,重点保障区(县)普查工作的人员需要,确保第一手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要落实普查经费。各级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宣传动员要到位。要通过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督促各类企业主动配合污染源普查工作,及时、准确地上报数据,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普查工作,为圆满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必须抓住一个重点。数据质量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是衡量普查成功与否的标准。各级普查机构要把质量控制贯穿于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岗位责任制。要排除各种人为干扰,严格进行数据审核,严把质量关。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填报或调查,对发现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普查资料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关系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中国环境报》2008-1-7
[fly]做事情做就做好,要不就别做![/fly][move]人生如棋,大胆者举棋从容落子有声,胆小者心思缜密步![/mov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23 20:35 , Processed in 0.0268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