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6|回复: 0

南京绿石+班文珊+7.9+实习第三十一天

[复制链接]

6

主题

29

回帖

289

积分

溪流

积分
289
发表于 昨天 1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山59464 于 2025-7-9 19:44 编辑

由于手机实在太难翻到底部去发表评论,所以迫不得已重新开帖????
今天整理十家企业的ESG报告,终于把三十份报告全部整理完了,整整三百个内容,真的辛苦了????感觉就像看了三十本不同风格的“企业社会答卷”,还挺有感触的~
首先是差异感很明显:有的企业数据扎实到连碳排放的细分场景都列得清清楚楚,ESG战略和业务结合得特别紧密,比如新能源企业会重点讲供应链的低碳转型;但也有的更像“面子工程”,大段描述理念却没具体案例,指标也很模糊,比如只说“关注员工福祉”,却不提培训投入、薪资公平性这些硬数据。
然后发现行业特性影响很大:高耗能行业(比如化工、制造业)普遍在“环境(E)”维度下功夫,减排目标、环保技术投入是重点;而金融、科技企业更侧重“治理(G)”,比如数据安全、董事会多元化,以及“社会(S)”里的公益捐赠、员工权益。
还有个小体会:真正做得好的企业,不会把ESG当“附加题”,而是融入了商业模式里。比如有的零售企业通过优化物流减少碳排放,同时还降低了成本;有的科技公司把AI技术用于环境监测,既履行了责任又拓展了业务场景。这种“双赢”思路,感觉才是ESG的核心价值所在~
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开心,最后po上我的成果(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

IMG_0852.png
IMG_085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0 12:16 , Processed in 0.02578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