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360|回复: 0

环境大使温铁军:做一辈子农民代言人

[复制链接]

11

主题

20

回帖

51

积分

清泉

积分
51
QQ
发表于 2005-9-16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境大使温铁军:做一辈子农民代言人  

●组织学生调研衍变成学生下乡支农

当前风靡中国大专院校的大学生支农活动,并非是温铁军的首创,因为搞农村调研工作的很多人都在提倡。他说,女儿在读大学时常念叨,贫困同学为了省路费,寒暑假也不回家。这些事温铁军听在耳里记在心头,产生了把贫困家庭和农村来的大学生组织起来下乡调研的想法。参加调研的同学由中国改革杂志社提供调研路费,由温铁军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给予指导,然后由这些大学生们独立完成调查报告。

“没想到最初的调研活动,最后变成了大批大学生的下乡支农活动。”温铁军说。经过短短几年,这种支农活动已经逐渐规范化、制度化。目前,20多个省市1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支农参与者在校内组建了自己的农村发展社团,他们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和优势,组织不同特色的农村社区活动。

支农活动使温铁军在大学生中间的“知名度”骤升。一位大学生说:“邀请温老师去讲课,课前半个小时,能容纳500多人的大阶梯教室肯定满座。有的时候,连两边都会站满人。温老师走进教室的一刻,大厅里会响起震耳的掌声。”

“这说明,中国的大学生还是很关心农村的。”温铁军笑着说道。

●“用脚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

在温铁军一系列的头衔中,有一个很特别———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院长。2003年7月,以晏阳初先生命名的这个学院,成为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学院。

通过免费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等培训,让农民在建设本乡本土时更得心应手,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这种试验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作乡村建设运动的复兴。

“我是用脚做学问的,而且不离农村。”温铁军说:“插队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天能在火车站扛大包,挣点钱。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新闻,但最终还是拿到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到了农村,从事‘三农’问题的研究。”温铁军说:“我一向注重社会调查,注重用事实说话,所以,‘用脚做学问’是我一辈子的事。”

从美洲、欧洲到东南亚,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温铁军的足迹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担任过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多种课题的主持人……这些调研和交流的经历,使他开始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中国的问题需要中国自己解决,也需要按照中国的国情解决。”温铁军总爱这样强调:“‘三农’问题不是哲学思辨,必须走出书斋,扎扎实实地调查研究,才能谈得上开出方子。”

“中国有这么多的农民,在他们身上反映的问题那么多,那么复杂,我个人只能去替他们做一点点事,尽中国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这点责任。”温铁军说。 (李灏菀 郭杨)
绿色阳光普照绿色的新疆,欢迎大家来新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8 06:54 , Processed in 0.0265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