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70|回复: 2

中国教育——举国之痛

[复制链接]

12

主题

84

回帖

92

积分

清泉

积分
92
QQ
发表于 2005-10-6 2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bs.163.com/board/rep.jsp?b=shishi&i=581700  复制

  一,16年光阴,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对于许许多多和我一样从小在中国教育体制的阴影笼罩下长大的人,想必大家都在漫长的青春岁月里,为了所谓的应试教育而撒下斑斑泪痕,最后却在进入社会后,发觉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是如此微薄可怜甚至可笑。我们如农民---农民尚且可以春种秋收,我们所受的教育却相当于16年一季收获,要用一生去赌。当我们付出了人生近20年最美好的时光去耕种这一块人生必种的良田,期望在这片地里能够收获传说中的龙种,结果在20年后发现自己收获的只是几只瘦弱的跳蚤时,人生中这一段最宝贵的光阴已经荡然无存。站在空荡而贫瘠的土地里两手空空欲哭无泪,这是何等窘迫的尴尬人生!环顾中国大地,该有何等庞大的尴尬群落!

  人之一生,有几个十六年?

  在一生中,又有几个十六年,有那样健康的身体和鲜活的灵魂可以付出?

  在这个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老人去世,又有婴儿诞生,世界如此延续,而在中国,还可以继续推理:在这些婴儿长大后,必将有许多人被投入中国教育体制这个轮盘赌里。这个轮盘赌16年一局,而结果早已为千万人的结局揭晓:就是和千千万万的婴儿的人生一样被打造成千篇一律的庸人、俗人。

  让人痛极而笑的是,这些可以用16年赌一局人生的孩子们,还必须要有幸投生在中国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们被公认为中国最幸福的孩子,因为他们可以上学。为这一局赌,孩子们要押上16年的光阴,许多家庭则要耗尽半生的积蓄!

  任何事情都有付出和回报,不如来算一算在中国教育体制里我们的付出和回报吧:

  我们的付出:

  1,16年人生最美好的光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16年,如果算上读研或者自学进修的时间则是近20年。

  2,16年来自家庭的资金支出:难以计算的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最主要支出的一笔庞大积蓄,如果把这笔庞大的积蓄换算成他们父母为此而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恐怕又是一笔令人瞠目结舌的支出---在许多家庭里,支援孩子读书,甚至成了父母活着的主要目的。

  3,生活的乐趣和健康的身体:到底有多少青春岁月开心的笑容为枯燥的学习任务而让步,到底我们为了这枯燥的学习损失了多少健康,绝对是难以计量的巨大损失。

  4,16年后为了弥补自己千疮百孔的知识结构而继续付出的终生自学的金钱和精力。

  我们的收获:

  1,一个亚健康状况的身体:为了这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苦而枯燥的学习生涯,我们所损失的健康难以计算。去任何一个大学看看,那些梓梓学子们有几个还有强健的身板和清澈的眼神?越是刻苦优秀的学生,越是豆芽菜般羸弱,手无缚鸡之力。

  2,一个扭曲变形的人格:从中国教育体制这个异怪?炉里出来的学生们,有几个懂得正义、良知和公理?有几个怀有拯济万民、造福人类的宏图大志?有几个人仍然可以象小学作文里说的那样,说自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说,这么多年来,笔者没有真正见到过一个!大家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出人头地,如何挣大钱。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兴趣所在不外是考试,出国,留学,找工作,恋爱,同居,吃喝玩乐。有几个关心世界局势和中国前途?中国的大学生群体,除去他们脑袋里这些年死记硬背灌输进去的所谓“知识”,他们的人格和良知水平和那些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们没有多大区别----这么说倒可能是对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们的污辱,许多没有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人们的人格和良知,真要比许多大学生们还好。许多大学生只所以没有犯罪能力,只是因为他们对良知和对丑恶一样无知罢了。

  3,一张冠冕堂皇的大学文凭:这一纸文凭就是中国教育体制对我们16年付出这样如此巨大代价的终极回报,天下能有哪种生意象中国教育这样划算!----12年的辛苦(小学到高中),一场高考解决!16年的辛苦(小学到大学),一张文凭解决!当我们看到招聘会上汹涌的求职大潮,看到递上各式应聘材料的学生们脸上谦卑的笑容,当我们已经工作的人看到人事处把成堆的应聘材料随手扫入垃圾桶,有多少人会问一问:难道这些有幸可以读书的中国人的命运,就是如此吗?这些学生们象没头苍蝇般在各个城市的招聘会上蹿来蹿去,只为求得一个职位。即使那些清华北大等等名校的学生,可以轻易找到一个收入不错的职位,而一个职位也不过意味着另一个教育轮盘赌的开始:工作,攒钱,结婚,生孩子,然后把孩子再投入中国教育体制这个轮盘赌里,并且继自己的父母为自己付出之后,再为孩子付出自己下半生的精力和积蓄。我们的雄心壮志到哪里去了?我们的远大抱负就是挣钱养家吗?我们再也不敢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只恐别人以为自己头脑有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玩人体制

  如果说鲁迅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出来“吃人”二字的话,那么我看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仍未改变的便是一部“玩人”的历史。王小波书里对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说法是“不过是做了回sha逼而已”,说白了就是当年广大知识青年被玩了一回。吴敬琏说自己早于2000年就放弃了对中国股市的研究,因为中国股市不过是个赌场,而且是很不规范赌场---赌场里面还有规矩,比如不能看人底牌,但在中国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底牌,可以作弊、搞诈骗、做庄、炒作、操纵股价。吴敬琏的话说白了就是,中国股市不过是个玩人的股市。

  那个杀害张志新的毛远新被审判后在交代材料中下结论说:“文化大革命错了,完全错了,彻底错了。”-----我们倒底还需要在事后总结多少个“完全错了,彻底错了”的历史错误?到底还要一次又一次地为这些“完全错了,彻底错了”的政策付出多少代价?!

  比起上山下乡和股市,中国教育体制玩人的规模要庞大得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可以说中国所有稍有潜质的孩子都被玩弄其中----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啊,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我们用着微软的操作系统时,有没有想过,我们已经将多少个比尔?盖茨扼杀在启蒙之中?到底有多少伟大的艺术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被扼杀在启蒙之中?

  三,教育是中国最大的危机

  且看小小的瑞士吧,人口仅700万,面积才4.1万平方公里---也就两个北京大小,却有16位诺贝尔奖得主,孕育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金融、旅游、酒店、机床、钟表、电子和仪器行业。

  我们呢?234个瑞士那么大、18个瑞士人口那么多,却连一个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都没有。在许多年的苦苦盼望还是没有实现后,我们的经济学家终于又为我们创新了阿Q理论:诺贝尔奖歧视中国,得不得没啥意思。其实鲁讯先生为我们发明的伟大理论可以套用在任何我们不如别人的地方,那样所有的问题就一了百了地解决了吧?当年慈熙太后不就是这样解决的吗?

  回顾我们的政府报告,出现过多少次激动人心的(激动人大代表之心的)重视教育的语句啊:教育是百年大计!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要千方百计,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财政再困难,也必须舍得投资把义务教育办好,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而实际情况如何呢?且看:

  政府承诺在上世纪末要达到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至今尚未实现;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的教育经费仅占世界教育经费总和的百分之一;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2%,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6%,高收入国家平均为5.5%。我国的年人均GDP现已超过1000美元,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近年仍徘徊在3%左右,不仅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至今连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都不及;

  目前全世界宣布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有170多个,在这170多个国家中,免交一切学杂费的国家达160多个,只有不足10个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收取书本费、杂费等费用,这其中就有中国;

  目前我国有2亿左右中小学生,以一个学生一年平均收取各项费用500元计算,一年下来收取的总费用为1000亿元。而据最新公布的一条消息显示,2004年我国仅在官员用车、公款吃喝(相关报道上的用语是“招待费”)、公款出国旅游(相关报道上的用语是“出国考察)三项的花费就达7000亿元;

  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教育投资的23%;在有些地方,7个农民不吃不喝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今年年初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连续多年,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都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同时,上海社科院徐安琪研究员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花费竟高达48万元;

  据《财经时报》报道:2003年9月9日至21日,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托马舍夫斯基考察了中国的教育状况。随后,她在向新闻媒体公布材料时,称“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远低于联合国所规定的6%”。而据中国官方的数据,“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已达到了3.41%”;

  中国在联合国里,好歹占有常任理事国一席,但是其GDP投入,甚至不如非洲穷国乌干达,也不如邻国缅甸,更不用说还低于印度;

  《青年时讯》2004年调查报告: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上,中小学教育收费荣列第二,仅次于第一名-泡沫产业房地产!

  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的大学生30%来自九亿人口的农村,70%来自四亿人口的城市。我国文盲8507万,90%分布在农村;

  难道我们就只有将所有学子都拖入应试教育这个无底黑洞的“高考独木桥”这唯一的办法“最公平”吗?难道老祖宗的科举制度要管千秋万代吗?难道举国之智,居然想不出一个比“高考独木桥”更适合的办法来吗?在这“最公平”的高考制度之下,京沪的自行命题、特惠分数线又算什么?

  ----教育问题应该比长江堤岸的豆腐渣工程严重多了吧,对这种严重投入不足的教育豆腐渣工程,有哪位朱总理再出来怒骂一通?

  ----中国教育,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四,警告教育部官员:勿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此段标题已经可以表达其意思,勿需多言。本人不过一介草民,如果言语有过激之处,请勿见怪。但是我可以坦诚地说,此文没有任何私心和阴谋,为的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期望:愿中国繁荣富强,前途光明。我拥护党的领导,认为持续的改良才是中国前行的康庄大道。看到此文的所有人,如果您有孩子或者将来会有孩子,请扪心自问,本文也是为了您的福利,请勿以有色眼镜看待此文。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 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45

主题

185

回帖

167

积分

清泉

积分
167
发表于 2005-10-6 22: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南风窗》上有关于教育的很深入的探讨。
发表于 2005-10-7 0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网友的贴子!
    新一批大学新生开始报名入学,迎接他们的有热情的接待学生,漂亮的校园,气派的教学楼,还有印有“大力开展先进性教育开创高等教育新篇章”的迎风而摆的横幅。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我,拖着行李如同朝圣般的来到这个所谓的“殿堂”,还有“今天我以学校为荣,将来学校以我为荣”的广告词般的标语。毕业了(或许还不用等到毕业),就戳穿了关于这些的所有谎言。
   陈丹青老师说得好,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科研(尤其是人文艺术等学科),就只是政府的门面和招牌而已,学生和老师都生活在这个极巨大而又极真实的谎言中。政府为什么还在办教育,只是表明这个政府还在尽政府的一个责任,支撑住了政府的脸面,甚至是光彩夺目,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数量上看的确如此),但是实际的内容,过来人都心里跟明镜似的。
然而社会的关注和批评这么多,改革的呼声这么高,政府下的决心这么大,据说今年新生入学的主题就是贫困生的学杂费的问题,却总是治标不能治本。大大小小的变动真是不少了,老师的人事,学生的招收,学制的安排,助学的待遇,甚至大学生校外租房和能否结婚生育都考虑到了,制度也重新到位了,依然走不出这个怪圈。在校时学生对着老师发愁,毕业后对着工作发愁,不知道高等教育到底中了什么癌细胞?
不从根本上下与时俱进的改革,看来高等教育是无望了。什么是根本上,无非革掉两个致癌病毒:一个是党化教育,一个工具化教育。
党化教育,冠冕堂皇的说法就是“受党的教育”,不好听的就是“自我奴化”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一纸文件通知下去,没有商量的余地;考试和教学要增加什么内容,也从不用打招呼,要怎么的就怎么。教育不是从受教育的学生的利益和价值出发,甚至也不是从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怎么可能办得好教育。党化教育有两个特征:一是教育的动机是为了便于执政党的统治和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二是教育直接受政党的领导,在管理结构上直接体现党的意志,从最高部门到学生老师的基层组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这样的教育下培养的人才就成了合领导胃口的“又红又专”的人才(红就是要听话,专就是要有用,既党化又工具化)。很多表面上的问题其实都根源于这样两个方面。
比方说毕业生知识面过于“专业”,理工科数字化,人文科腐儒化,其实原因说白了就是便于“被使用”和“被管理”,原来用人都是体制内循环,可现在一旦推向市场选择,毛病很快就出来了;而且在“工具化”的整体思路,大学生从“天之骄子”一夜之间成为鸡肋,更为让人忧虑的是自我定位也成了“养家糊口的工具”,什么理想什么追求都让位于花花绿绿的享受,大学精神的沉沦也就成了必然。
北岛曾经说过“只想做回人”;在看不到“人”的虚有其华丽外表的大学校园,抬头可见阳光下金灿灿的“XX大学”的招牌,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装”吗?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10:51 , Processed in 0.0314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