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绿野协会第三届校园观鸟大赛
一、大赛背景:
l大学生或者市民的思想观念已经较为稳定与成熟,通过一般的讲解或者说教无法有效地改变大家的观念。
l启发引导的方式是否更加有效?——新的尝试,借鉴台湾荒野协会的作法。校园观鸟大赛不通过直接说教的形式,而是通过让大学生亲自走进自然,去感受自然的美丽,体验观鸟的乐趣,让他们从心底真正喜欢上大自然,激发他们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爱心,从而引导他们从心底从行动上真正地去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保护鸟类,保护环境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
l已经成功举办过两届校园观鸟大赛,整体上活动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校园观鸟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为第三届校园观鸟大赛的举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l石码鸟市的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漳州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作为大学生,作为鸟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宣传观鸟护鸟,普及鸟类知识,尽可能改变身边的人对鸟的错误理解以及做法。
二、大赛目的
l通过校园观鸟大赛让更多的高校学生认识与了解观鸟活动,提高观鸟活动的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推广观鸟活动。
l让更多的人直接自然,去领略自然的魅力,去体验观鸟的乐趣,让大家从心底真正喜欢上大自然,激发他们内心保护环境的爱心,从而引导他们从心底与行动上切实去保护鸟类,保护环境。
l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观鸟行列,让观鸟成为广大中国公民的一种休闲活动,壮大中国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力量,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国的鸟类与环境。
l此次活动将会邀请厦门其他高校参与,希望能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广泛的开展各种各样的观鸟护鸟活动。
三、大赛内容
1.口号:轻松观鸟
快乐环保
2.前期培训:11月10日—12月6日,共三场理论培训,一次实地观鸟,一次电影放映。
第一次培训在11月16日周日上午,鸟会的台北老师主讲,主题“快乐观鸟”。
第二次培训播放电影《迁徙的鸟》,并让大家写下观后感。
第三次培训在11月28日晚,请厦门鸟会的山鹰老师,大体讲常见鸟类的知识,主题“学会观鸟”。
第四次培训在12月6日晚,厦门鸟会的野鸟老师作“鸟种辨识”讲座,之后参赛队员分队。
3.比赛地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加走湖——南太武高尔夫球场——南太武山区域。
4.比赛时间:2008年12月7日,8:00——16:00共8个小时。
7:00——7:30,比赛队员集合,签到。
8:00,比赛的开幕式。
8:15挂展板和图片,开始鸟类图片展。
8:15——16:30,校园观鸟大赛(自带午餐干粮,16:30必须回到学校)。
16:30——18:00,比赛成绩检查,清点装备。
19:00,校园观鸟比赛的颁奖典礼。
20:00,闭幕式。
5.比赛规则:
1)组队原则:每队正式参赛队员5人,确定一名领队。
2)记录原则:正式参赛队员2人以上看见或者听见的鸟种并能经现场裁判确定,可记录在册;观鸟记录要求记录目击或者听到的时间,地点和鸟类数目。
3)评比原则: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在规定赛时内记录到鸟种最多的队为优胜队;超过10分钟仍未提交观鸟记录者取消比赛资格。
4)赛区原则:各队可在规定的赛区内自由选择路线,但不可超越赛区。
5)裁判职责:协助各队设计路线,监督违规现象发生。
6.奖项设置:
军舰鸟奖-----鸟种数最多奖一队
帝企鹅奖-----鸟种数次多奖一队
雪鸮奖-----鸟种数第三奖一队
蜂虎奖----至尊鸟种奖一队
白鹭奖----积极参与奖六队
[ 本帖最后由 言言 于 2008-12-5 23: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