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473|回复: 7

天鹅洲实地保护区,你的归宿在哪里?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654

回帖

156万

积分

太平洋

积分
1566199

原创大师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0-21 0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鹅洲实地保护区,你的归宿在哪里?
  (尚耀庭 史冠中)一丛丛茂密的树桩深扎在天鹅洲实地的水滩中,40至60厘米尖刀般的尖顶刺向天空。这是今年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湖北省石首天鹅洲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见到的场景,原来可以见到的成群接队的水鸟,现在已经很少,翅膀张开达两米多长的大型水鸟,望着这刀刃般的树桩和大片大片的意杨林,却找不到“空降”的场所。
  天鹅洲长江故道实地位于湖北省石首北部,长江中游北岸,是淤积洲滩和牛轭湖相互交融的典型的洪泛平原实地,有野生动植物500余种,其中有我国非常稀有的“四不象”---麋鹿。这块实地已建有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保护区和麋鹿国家级保护区。可是现在,保护区里多出了成片的意杨林和棉花地,麋鹿的生存环境在下降。
实地杀手-----意杨林
“我们走了十一公里的路,一眼望去绿油油的不见边际,”实践学生增翠平说,“可是却有时那么的单调,因为印入眼帘的除了意杨林就是大片大片的棉花。”
  据武汉市首届环保大使武汉大学教授胡鸿兴讲,意杨是外来物种,繁殖速度特别快,根系的吸水能力非常强,就像抽水机一样,最终导致湖滩慢慢陆地化,这样以湿地为生存空间的水鸟就再也难以在这里生存了。
  在环保者的呼吁下,前几年有4000亩的意杨林被砍掉,可是却留下了开头的情景,梳妆可能在册发芽,死而复活,死掉的树桩根系腐烂,产生毒素,进一步危害水滩。
村民与麋鹿“抢地盘”
在围网包围的麋鹿保护区,还可以见到大块大块的棉花地,据保护区的管理部门说,围网的面积有2.3公顷,?占据了大量地空间,现在麋鹿约有600多头,可是有效的活动空间却非常小。管理员无奈的说,麋鹿的食物减少了。
棉花种植区的植物物种变得单一,麋鹿是植食性动物,食量非常大,在下狭小的空间里,麋鹿吃村民的棉花,村民心痛却又打不得。
在走访过程中,学生们看到,整车的化肥农药被村民拖回了家,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无疑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可是为了收成,又不能少用,一位村民说:“虽然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就像吸烟一样,虽然有害,可还是要吸的,可是没有办法!”
背后的经济账
以前政府要求在水滩中种植芦苇,这样可以很好大的保护湿地环境。大学生在调查中发现,每亩芦苇只有200元收入,可是现在免收农业税,农产品的价格又上升,每亩棉花能收入2000多元,于是芦苇不见了,取代的是大片的棉花。
速生的意杨林,在3—5年间就可以收到可观的效益,并且不需要太多的管理,当地的村民说,种上后就不用管了,非常的方便,这几年在村子附近建立了 专门收购和加工意杨的企业,这样更加速了村民种植意杨林的积极性,自己的腰包鼓了,哪里还管生态保护那么多事。
我们的学生问道:“如果政府给你们钱,让你们搬出这里,或者种植其他的东西,你们愿意吗?一位村民固执的说:“政府不会给我们钱的!”
发展生态旅游业?
在走访相关部门时,现在正在招标投资,决定在实地保护区里发展生态旅游业,可这又谈何容易呢!从小河口镇到保护区,11公里路,村建公路崎岖,根本没有同公共汽车,当地的居民出行都是使用摩托车,调查的雪一路走来,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
现在整个保护区都处于尚未开发的状态,自己没有半分钱的收入,只能依靠国家的拨款,薄弱的基础设施,工人的工资,保护站的日常支出,资金用起来,捉襟见肘。
我们拿什么去招待游客呢?这个学生们难解的疑问。白鳍豚保护区里,已经没有一只白鳍豚了,现在剩下的只有江豚,绿油油的保护区里,以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棉花和意杨林,显得是那么的单调。
专业人才的缺乏,在这里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保护区的条件非常的艰苦,优秀的对口专业毕业生不愿到这里工作,在保护站里只有唯一的一名大学生,专业与生态毫不相干,只能先跟随着这里的负责人学习。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发表于 2005-10-21 09: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湿地还是实地?

181

主题

1219

回帖

4702

积分

荣誉会员

积分
470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5-10-22 0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抄送到
www.whgreen.ngo.cn
contact me: 13564257120 hutu7927@163.com

2

主题

134

回帖

82

积分

清泉

积分
82
发表于 2005-10-22 23: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的同学:万请坚持关注,考察当地生态人文,研究相关物种知识,通过宣传获取关注,寻求解决途径啊!

GSEAN关注社团项目的同学:
   这是一个在各地农村生态-百姓-政府-经济各种问题相互纠葛的典型案例.
去发现和关注这样的问题,并且就一两个问题长期关注,并且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方案,联系政府\\学者媒体等各方力量,脚踏实地地在帮助当地村民实现自身发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的同时,促成当地生态危机的化解.
   这才是学生社团最应当去做的啊!!!做这些这样的事情也才是学生在社团中工作能够得到最大锻炼,能够最多了解和思考社会,能够为社会和环境作出最大贡献,最适合大学生这个群体自身能力及潜力的啊!!!
   用了那么多的\"最\"字,是否太激烈不客观了呢?大家自己去想啊!!!
请记住两点: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解决.尤其是我们周边的农村地区!
世界上如果存在问题,就一定会有解决途径的.

(另:如果这个活动关注的是本地问题那就更好了,\"鞭长莫及\",只有最近距离的东西才能够真正以当地人的利益角度去了解体察,并最高地效持续地关注以至解决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0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是湿地,输入法坏掉了,打错了.石首的那个!
撒播绿色希望 绿色行者工作室
发表于 2005-10-24 12: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武汉的沉湖项目有点类似 你可以向华东疏懒请教
发表于 2005-10-24 2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麋鹿回家20年,天鹅洲故道湿地麋鹿中心开馆

2005-10-19 10:50:32 第1页

  湖北,武汉——为提高公众对珍稀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在多方支持下建立的天鹅洲故道湿地麋鹿宣教中心于今天隆重开馆。
  天鹅洲长江故道群(天鹅洲故道和黑瓦屋)位于下荆江江段,是荆江及两岸的故道群中保存完好的一处,有着“九曲回肠”的独特湿地地貌,为濒危物种麋鹿等提供了良好的生境。 但由于处于人口密集的长江中游经济带,对故道的围垦已成为地方政府和百姓进行经济开发的常规途径。大规模的围垦阻隔了故道与长江的联系,由于缺少水的滋润,这片乐土正越来越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了让水永远涵养天鹅洲和其他面临同样危机的湿地,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重建江湖联系”的理念。200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汇丰银行“还长江生命之网”项目把天鹅洲作为了实现江湖联系的主要示范区域,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提出了天鹅洲下荆江江段故道湿地群保护,转变了保护界多年来仅仅强调对单一物种的保护,而忽视对栖息地或生态系统的保护。




  2004年,天鹅洲等四个长江流域的湖泊(其他三个湖泊为白荡湖、涨渡湖和洪湖)开闸放水,恢复了与长江季节性联系。江水和湖水的交换有助于恢复长江故道湿地生态系统所必须的水文、生态及地球化学三个过程,建立湖泊与长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改善水质,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发育。这一切对该地区生存的麋鹿、江豚等物种的养育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现已成为麋鹿、江豚、东方白鹳等珍稀动物的天堂。同时,该地区也发挥着蓄渍洪水、保护长江中游人类安全的防洪功能。

  今天的开馆仪式正值麋鹿回家20周年。20世纪初在中国本土完全灭绝、直到1985年才从英国重新引进回国的中国特有鹿科动物麋鹿,如今已在中国繁衍生长了20年的时间,其中在长江中游天鹅洲故道中生存繁衍的600多头麋鹿,成为世界上最大野生麋鹿种群。

  曾在世界上成功拯救麋鹿物种并送返中国故里的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的后裔,和国家环保局领导、湖北省环保局领导、湖北省林业局领导、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当地政府领导、北京麋鹿生态试验中心专家、汇丰银行代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特邀记者一道,于麋鹿保护区实地考察了麋鹿野生种群及其栖息地,并参加了天鹅洲故道湿地麋鹿宣教中心的开馆仪式。

  天鹅洲故道湿地麋鹿宣教中心是在国家环保总局、湖北省环保局、石首市政府、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汇丰银行支持下建成的,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湿地宣教中心。

如需更多信息,请联系:
吴红云,项目协调员,WWF中国项目武汉办公室
电话:+86 27 82743845 手机+86 1390-864-0989 Email hywu@wwfchina.org

编者按:
  中国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的重新引进被认为是世界物种重新引进的最成功案例之一,WWF曾在其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仍在支持麋鹿下一步放归野外的工作。
  麋鹿为中国特有的鹿科动物,因“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而被称为“四不像”,原先曾分布在我国辽宁以南的东部广大平川地区。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麋鹿的栖息地越来越小,野生麋鹿于20世纪初在中国本土完全灭绝,最后一批圈养在北京皇家御苑的麋鹿也被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悉数抢走。
  所幸的是,英国伦敦乌邦寺公园保存了一批半野生放养麋鹿。但解放前的中国处于战乱动荡之中,刚解放的中国被西方封锁,根本不可能顾及野生动物保护。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经包括WWF在内的多方居中斡旋,乌邦寺公园决定送麋鹿回到它们的故土中国,1985年8月25日,第一批22头麋鹿回到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驯养,1986年,另一批39只麋鹿重新引进回江苏大丰的海岸滩涂上,开始放养并逐步野化。
  麋麋重新引进后,种群增长非常迅速,后又将在中国繁殖的70多头麋鹿送到湖北石首天鹅洲放养,至今这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已经达到2500多头。  大丰与天鹅洲的麋鹿都已经开始放归野外的试验。世界自然基金会汇丰银行长江项目在天鹅洲开展的对湿地生境保护工作将大大支持天鹅洲的麋鹿养育工作。


WWFChina 武汉项目


http://www.wwfchina.org/list.shtm?id=6983
发表于 2005-10-29 2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人来关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9-6 11:40 , Processed in 0.0345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