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943|回复: 0

2004,我们不该忘记的四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4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沈阳今报

        徐迅雷

   年年岁末,今又岁末。时光倏忽就到年尾了。2004一年来,诸多新闻杂志都有一个“声音”类的小栏目,选取的是一两句话。岁末于是就有新闻盘点、有语录回顾。比如《新周刊》,不仅评出所谓“2004年度经典语录”,还专门辑录出版了一本《2004语录》。书我买了,浏览过后,未免有些失望,当然有很不错的资料价值,可是,所辑语录水准参差,而一些不易被发现却真正震动人心的话语,未能进入选编者的视野。


  而我最难忘的,却是如下4句话,按倒计时的方式是这样的顺序:

  第四句:“不要地,要地干啥?”

  11月20日,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镇5个铁矿井下发生特大火灾,这次矿难共造成65人死亡。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记者的采访手记《矿工的故事让人心酸》中写到:

  这些背井离乡到这里做矿工的人几乎都是农民,问50岁的胡春德为什么不在家种地,他告诉我,他种地赚到的钱交了各种税费后,所剩无几。我问他还要不要地?他说:“不要地,要地干啥?”

  但是不管怎样,每年他都会拿打工得来的钱缴他应该缴的税费。他说,国家的税要交足,也不想给儿子留下麻烦。胡春德出来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老家只有老母亲一个人守着,他的兄弟也在外面打工。“不要地,要地干啥?”从没有死于矿难的矿工胡春德嘴中说出的这句话很沉重,话语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涵义,它至少告诉我们:土地问题,绝不仅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

  土地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始终是命根子。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家对农村土地是否私有化,屡有争议。我也曾发文章凑热闹,提出“土地问题慎之又慎”。温铁军、李昌平两人的思想比较一致。李昌平向来对不了解农村的学者提出土地快快私有化的主张嗤之以鼻,李昌平还曾狠批过厉以宁的“股田制”处方。极力要让土地私有化的学者有个理由:私有化才能让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才会让土地保值增值,才会真正花力气去保护土地,比如不让开发商轻易地征走土地。

  我总觉得,面对最底层的农民,面对他们爱恨交加的土地,我们还是要“慎之又慎”。土地改革,不宜操之过急,不能以此为彼。要知道,城市扩张时被征用的土地,与遥远的农村山巅的土地,是很不一样的。贫瘠土地上的农民,对土地的感情非常复杂,上面矿工胡春德所说的话,就是一个很好的现成例子,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不应该被忽略。

  第三句:“环境的不公平正在加重社会不公平。”

  “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的不公平正在加重社会不公平。”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先生说过的话。

  潘岳先生有深厚理论功底和犀利目光,他对环境不公所发表的看法是振聋发聩的。目前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

  其实,何止是城乡间的“环境不公平”?人才是不公的,农民举全家之力培养了一个孩子读大学,其实“跳农门”后就是为城市培养的;户口是不公的,“二元制”导致农民进城打工还得办理暂住证;土地是不公的,被廉价征用后,高价售出;教育是不公的,教育的财政投入大头在城市,孩子受教育起步时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潘岳认为,中国人口太多,资源太缺,生态太弱。是啊,这背后是制度设计的缺陷。强者更强,赢者通吃。

  第二句:“我咋看这么多户人家的烟囱还能冒烟呢?”

  吉林省原省委副秘书长、白山市委书记王纯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而恰恰是这名腐败干部,长期以来被人们当成“好干部”。王纯作为市委书记,说过无数的话,但有一句刻入我的脑际,挥之不去。

  近几年,白山市一些国有企业困难,不断有群众上访,王纯常常躲着百姓,连走路都绕开上访群众;一些工厂职工找到王纯,反映企业的问题,王纯说:“你们总说吃不上饭,我咋看这么多户人家的烟囱还能冒烟呢!”

  这是什么话啊,这是一个共产党的市委书记讲的话?这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原市委书记,心里就是这样“装着人民群众”的。而且,这个王纯,还曾是全国人大代表,你说这样的官员,本质上“代表”了谁,“代表”了啥?在公众面前,他的形象是:穿着朴素,不吸烟喝酒、不上娱乐场所,装得多好啊。白山黑水之间,原来就有这么一个伪君子,假若他治下的百姓全部断炊,所有烟囱都不冒烟了,他看了也一定无动于衷的。

  第一句:“睡在稻草上,我每天都做最美丽的梦。”

  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者黄艺的一句话。一年前,黄艺从湖北经济学院毕业后,到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担任基层干部。一年过去,决定长期留在基层工作。“这里的农民生活太苦了。有的孩子连鞋都买不起,光着脚走两三个小时山路上学。”“废弃的办公室,一层稻草,两床棉被,这就是我现在的家。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外企工作,拿着高薪,他嘲笑我还在‘为人民服务’。其实,我只是在尽力做一些事,让自己觉得活得有价值。他不明白,虽然我睡在稻草上,但每天都做着最美丽的梦……”

  “睡在稻草上,我每天都做最美丽的梦!”这有良心的话,与那“我咋看这么多户人家的烟囱还能冒烟呢”的昧良心的话,是多么的不同。于是,我想到了同样是志愿服务西部的马骅。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诗人马骅,2003年来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明永村小学支教;6月20日晚,马骅乘坐的吉普车冲进了80米深谷里的澜沧江。他的生命永远32岁。他成了永远被江水收藏的诗人。睡在稻草上的黄艺,坠入澜沧江的马骅,他们的幸福是最伟大的幸福,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灵魂的伟大归宿……

  以上四句话,没有表面的联系,但是,其内在联系却很清晰:对社会底层,对落后地区,对弱势群体,对困难群众,在“社会发展领域”,从制度设计到官员为政,应该何思何为,怎样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古话,民心如杆秤,公平是准星,我们应该记取:“天不在人之上创造人,也不在人之下创造人”,若逆天理,天理不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1-16 06:33 , Processed in 0.0277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