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4515|回复: 17

关于农村环保意识的思考

[复制链接]

6

主题

64

回帖

61

积分

清泉

积分
61
QQ
发表于 2006-2-25 2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灯塔村生活垃圾的观察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一班
                        张          顺
                             引    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成了农村的一个新的严峻的问题。但生活垃圾究竟在农村是怎样分布,又对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作为一个学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本着对农村环境和家乡父老生活的关注,我参加了由贵州民族学院福特基金会社会实践部组织的2004年寒假自主调查活动,对本乡包括政府和学校所在村等几个村进行了调查,其中以灯塔村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方式以观察式为主访谈式为辅。
                          分    布

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95%以上的人没有环保意识,他们随心所欲地处理生活垃圾,通常的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倒在房子附近的竹林或树丛中,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80%;二是倒在房子附近的圈舍旁或较偏僻的坑洼地段,占15%,其中主要是蔬菜、老叶、根系或杂草之类;三是倒在附近的道路上,占5%,主要是一些煤、柴等燃料烧过的灰烬和蜂窝煤块等土质性垃圾,也有少数人把一些腐质物和不易分解的白色垃圾倒在路上,这不仅影响村容,而且给过往行人造成很多不便。比如笔者生活的灯塔村黄金塘寨120户中有100户以上是倒在附近林子里,(他们通常没有专门的垃圾筐,只是隔三五天把散堆在各处的垃圾收来集中处理,有的甚至随手扔在地上,任其冲到农田里。)
>
当然这种垃圾处理方式比率的分布也跟住户的稠密度有关,住户稠密和有机关或学校的村寨,则以集中堆放统一拉到偏僻地或一些干水沟处理为主。然而,这当中的弊端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也更明显。
> 危    害
>
学校和单位虽然有统一堆放垃圾的地方,但50%的人只走到垃圾点附近一两米处,这就导致墙内空空,墙外堆成了一条龙,这些垃圾通常都是隔三五天才用农用车拉到公路边上,倒到山沟里去。每年从水塘中学拉出去的垃圾,在附近的公路边的一个小沟里堆起了一座小山。在这堆积的过程中,塑料袋等杂物就会随风到处飘飞,飘到附近的农田里,给农民生产带来许多不便,有些农田,农民根本无法下地耕作,笔者所在村是本乡中学所在地,10多立方的垃圾点往往只装了1/2,而外面却比里面堆得还高(现在好多了,这种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在垃圾点下面10米处,有一块1亩大小的粮田,在田的另一边是一幢两层楼的民房,里面住满了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排放的污水使这块农田1/3的泥土变成散发着恶臭气的污泥,固体废弃物和上面垃圾点飘下来的垃圾覆盖了田地的3/5。致使该户从96年来一直无法耕种;紧接着这栋民房的是学校的厨房,离厨房2、3米处的一块农田,是我家的主要粮田,从94年以来,从教工宿舍排出的酒瓶、烂菜、塑料袋、污泥,平均每年可达2方之多,除去运走的部分,十年下来,1亩地被淹没了近5%。这只是一个缩影或者说是个别典型。在农村,几乎所有民房附近的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是,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甚至是相关部门的重视,更没有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农村环境方面的空白,造成了大量的粮田破坏和资源浪费。
>
农村生活垃圾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粮田破坏和资源浪费,而且会对河流、小溪造成污染。比如,长堡乡政府所在村长堡村,一些农民把生活垃圾倒在乌江河边上,政府和其他单位的职工堆放的垃圾也有部分用车运到较偏僻的河段边,一涨大水就随江水冲走,给下游河段造成严重污染。再比如土蹊村,农民通常把瘟猪、烂菜等腐蚀物扔在小溪里,加上几百户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造成该溪鱼虾灭绝。
> 意    识
>
农村生活垃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在影响环境恶化空气的同时,也在吞噬着我们的粮田,甚至带来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可是,包括政府和教师在内的农村的人们,却丝毫没有警觉,相反却在有意识无意识地滋长着它的气焰,有人甚至是恶意破坏。笔者的一次亲身经历可以证明。2004年元月,就在我开始此次调查不久,在与水塘中学校长关于我家农田被学校教工宿舍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的交涉无果之后,我趁着大年三十的夜色,在田里那堆5平方左右的垃圾上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文明的人们,请睁眼看看你们的杰作。”并在两边写着这样一副对联:“垃圾造垃圾十足垃圾,农民爱农田完全良民”横批:“还我清洁”。第二天我去看,竟然被人抽倒在地,我又把它竖起来,如此几次,后来连那块牌子也不知道被人弄到哪里去了。
>
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政府和单位领导对类似的民事不愿过问。对于教工宿舍生活垃圾污染农田这件事,水塘中学的校长是这样说的:“我在会上对教职工说过几次了,他们不听我有什么办法?”“我又没有排放垃圾到你家田里,你自己找他们说去呗?!”
> 思    考
>
经济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城市化的进程,在推动城市繁荣的过程中,已给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业界人士在呼吁:我们不能再承受先污染后治理的事实。当前,在温总理“三农”问题思想的指导下,农村、农业、农民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级各层领导的重视,跟“三农”问题相关的问题也正在越来越多地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这些细节(农村生活垃圾)凸显出来的重大问题,却被太多的人所忽视。刚刚解决了温饱的农村——清洁环境的最后根据地,将会在我们的漠视中变成怎样的景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决不能再沉默下去。


这是我的一篇调查报告,希望大家能交流一下,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视农村的环保,想法提高农村人的环保意识,不农村环境污染扼杀在萌芽状态!!!!!
>
文字文字
思行黔中http://shenghuofeixu.blog.163.com我出生在黔东,思记在黔中,行走在黔之东南西北中。用我的眼测黔之高低,用我的脚丈黔之疆土。我谨思慎行,我踏歌前行!

10

主题

376

回帖

236

积分

溪流

积分
236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2-25 2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环保习惯不等同于环保意识,或许我们有了这种习惯,却从来未意识到是否环保。

了解农村,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路还很长。
©世上本没有我,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我。

83

主题

447

回帖

508

积分

黄河

积分
50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2-26 13: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农村
环保意识不是很强啊
但是环境污染却很严重啊

6

主题

78

回帖

168

积分

溪流

积分
16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2-26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不能说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环保意识,而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也都是空的东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关于环保的潜意识在作用,我们只要让他们发掘出自己的这个潜意识就可以了。农民很简单,污染让大家不能好好生活就是不对的,大家就不要去做,农民始终是不作不对的事情的。
真的去了解农村,真的去了解农民。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期待了解大家,也期待大家了解我们。 www.msc.ngo.cn/bbs,QQ:290264891 E-mail:shajia120@126.com

288

主题

1884

回帖

1663

积分

长江

积分
166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2-26 20: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农民现在的情况
要让他们有环保意识,主动有环保行为,只有在保证他们的生活和经济的情况下,才可能有所突破
或者直接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的时候
从小事做起,但不要因小失大;做环保,不做另类人

288

主题

1884

回帖

1663

积分

长江

积分
1663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2-26 2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当我们走进农村,因该更多的让他们把从前和现在做对比,可以很好的开头和引入环保宣传的主题中来
从小事做起,但不要因小失大;做环保,不做另类人
发表于 2006-2-27 09: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文章建议在标题下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右边

83

主题

447

回帖

508

积分

黄河

积分
50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2-27 11: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农村,我觉得只有富裕后的农民才可能会注意 环境啊.而大多数不富裕的农民还是以经济为中心,走的还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7

主题

38

回帖

47

积分

清泉

积分
47
QQ
发表于 2006-2-27 18: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吧,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是什么?
   我听到很多农民抱怨环境问题,也对此非常重视,也知道自己许多做法不对,但无能为力。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担忧,对身体健康担忧……
   没有规模化的生产,没有科学的产业结构,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没有再简单不过的环保知识,环保技能,没有环境维权意识……
 关注农村环境!!   一分付出,零分收获;两分付出,零分收获;十分付出,十分收获。      知易行难 §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 § 未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 邮箱 flea428@163.com

83

主题

447

回帖

508

积分

黄河

积分
50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6-3-1 1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7-19 06:15 , Processed in 0.0397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