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家走到一块?如何程序化?如何处理分歧?加入SEE之后,我从一个旁观者逐步参与其中,及至后来当会长,慢慢就了解到,做NGO跟做企业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做得好,就要学新的方法论,在治理沙漠之前,首先要治理心灵的沙漠."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卸任会长王石
2009年末,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举行了换届选举.在普遍缺钱缺人注册的本土环保NGO中,由100多名内地及港台企业家组织的SEE,资金最充裕,全职工作人员也最多.虽然只有5年历史,却迅速冒起,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民间组织环保NGO.SEE主要集中于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于内蒙阿拉善盟以小区项目推动荒漠化防治,二是通过资助,奖励,培训推动中国草根环保NOG的发展,三是推动中国企业家承担更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
在短短的5 年间,从可量化的角度去衡量SEE为环境带来多少改善,并不现实.但这个组织形成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NGO自身的规范化,透明度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企业家们以NOG行业的最高标准来要要求自己,在SEE里学习如何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介入公共事业的行为.
<南风窗>:你对中国未来的民间环保事业,公益社会组织的成长有什么期待呢?你希望SEE在公民社会发展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王石:我是满怀期待的.我认为一个社会的稳定,成熟,应该是三股力量互相取得平衡的,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三是NGO.政府一直也是强势的,而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30年发展也成长起来了,比如解决就业问题占30%,这个是非常可观的,我相信下一步会继续成长.显然NGO目前是比较弱的,不过近来政府亦逐渐明确了态度,就是注重NGO的发展.特别是推动从事生态环保的民间NGO的发展.一个很简单的标志,就是民政部专门成立了NGO司.如果政府对NGO不开放,不重视的话,就不可能成立SEE这样一个机构,这样显然对于NGO的成长是非常好的.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企业家,提供了SEE这样一个平台,在短短的5年间,从可量化的角度去衡量它为环境带来多少改善,并不现实.但这个组织形成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NGO自身的规范化,透明度等,无论是民间,政府还是媒体,都还是比较认可的.SEE以企业家的捐赠,支持草根环保NGO的发展,资金量并非很多,但是操作讲究效率,透明,合法,这个平台建立起来了,对民间环保工作,是个重要支持.
此外,SEE的基金会注册,政府是批准免费的,所以在筹款方面,有很强的合法性.最后,中国在做生态环保最缺少的并非政策,项目或资金,而是人才,如果日后民间环保真的开展起来,人才在哪?我们看到,在可预期的未来,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SEE已经与美国印地安纳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办NGO培训班,希望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SEE能继续往下做,可以想象,潜力是非常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