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151|回复: 0

一篇CEF-5的论文,很适合CEF-6的主题,贴出来给大家参考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9 0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高校社团组织能力建设和个人成长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  范洁

摘要:在社团组织的发展中,人员的更迭以及各种问题严重制约着社团的发展,但是社团的组织的团队建设和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个人的发展同时建立在社团组织的发展之上。而社团发展的价值观如何与自身发展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成为我们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组织发展  个人成长  社团建设  能力建设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全国经济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高校社团也相继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社会组织的发展走向多样性和多学科的组合型发展。这种发展极大的促进了高校文化建设,丰富了高校文化生活。也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同时也促进了高校间同性质社团的相互合作与联合,但是在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为高校社团发展极其组织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模式和挑战。
        一、社团是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平台
(一)、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
        自我价值观实现是指个人的充分发展,即要求个人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和个性发展,还包括个人求知的需要,了解自己和了解周围世界的需要,审美和欣赏的需要,大学生渴望自己的才能被社会接受。自己能在推动社会的进程中一显身手,做世界发展的助力器,并使自己的价值、理想和创造力得到高度发展。因此作为承载大学生这种需求的社团组织,应给予大学生发挥的空间和发觉其潜力的机会。基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
        (二)、自我能力的展示和社团实践
          大学生群体具备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的综合实力成为现今社会组织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体系。而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将个人理想和志趣往往付诸在众多实践活动中,而高校宽松的学生管理,以及自我生活的能力需要,恰恰给与个人能力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应用而生个人志趣和理想相结合的组合。而这种组合成为社团成立的前提条件。在学校管理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同时。社团组织的出现满足大学生求知和实践的需求,结合社团组织的发展和实际情况,提升自我能力,锻炼思考问题方法,实践个人,促进个人志趣的实现。成为承载社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当然,大学生进入社团,目的和初衷并不具有同样的梦想。为了寻找友谊,为了提升自我能力,为了锻炼自身,为了个人志向…….不论哪一种,大学社团都为其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不同的个人趋向因为拥有这样一个平台,进行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成为维系和发展社团的主要动力。也成为个人实践和能力提高有效的方式。
        二、大学社团特点
        1.社团人员结构具备知识层次密度大、容量深、网络性广、渗透性强等的特点。在一个大学社团中,集聚了不同专业但却拥有相同志向的青年群体,他们承载着不同的专业知识,知识结构涵盖不同的领域,信息交换频繁。而这些知识结构直接渗透到社团组织的能力建设,团队观念,友谊培养,管理技巧等领域。
        2.身份的平等性,行动的自觉性。作为一个群体,必然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的和共同的规范,平等的社团身份促进大学社团人员的凝聚性,使得的每个大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人,自愿加入其中。而这些恰恰成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主体,自觉性便成了学生社团的显著特点。
        3.严谨的组织结构框架和社团规则。好的社团组织建设拥有好的管理模式和规范制度,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建设存在着各种差异和不平衡,但是很多组织都拥有结构严谨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社团规则,再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规范和约束了社团行为,并且学校做为社团身份的法人代表,为社团的发展提供了良性循环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三、大学生社团组织能力建设
        (一)、领导能力建设
        一个组织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核心团队的建设,而一个好的核心团队的建设,关键在组织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魅力。一个好的团队需要一个优秀的引导者,而这个好的引导着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能力和素质。需要在项目活动中能很好的组织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并积极指引社团内部成员分工协作,达到内部统一规划,外部合理协调。而其间的个人能力的建设是贯穿在社团的各项活动中,通过社团组织的发展不断的自我积累培养起来的。与其说是一个引导者,而更多的方面是是扮演着服务于社团的一个服务者、协调者的角色。学生社团组织是松散型的组织模式,没有利益驱动,所以组织模式有着很大随意性,这样组织的特色针对社团管理者提出更高的挑战。而做为社团组织的管理者,处理好管理者与志愿者之间的身份关键直接关系到组织发展的前途。这样组织结构直接造就了社团组织不应该具备领导者,而应该具备一个协调者的角色的人物。社团组织之间的合作只有所谓的分工协作,相互协调,各任其职,沟通分享,维系组织发展的管理和管理。一个好的社团管理者,除了个人拥有卓越的才能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自我威信,和个人影响力。拥有良好的人才观察的明锐力,来为组织的发展挑选人才。
        (二)、协调能力建设
        社团做为一个组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不是一个个体,他是一个整体的组织模式,而他同样要求个体发挥自我能力,自我优势。而在这样的组织发展模式中,求同存异需要共同为了组织建设而努力。缺乏利益之间的关系的群体,怎样协调每个人之间的优势犹为重要,这就需要社团内部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除过社团日常的活动外,能频繁的沟通。进行团队组织能力建设。
        1、社团交流会
        社团交流是每个社团经常召开会议的一种方式,并且为组织管理者和志愿者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而在社团交流会中如何拉进社团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组织管理者在社团管理中定位和人力资源状况。如何有效地组织社团交流会对社团组织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纵观现在的大学生社团,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把团队组织建设放在社团交流会上,还采用传统的行政会议模式。这样直接限制了之间的平等交流,而团队组织游戏在一定程度很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定期举行社团人员交流,对于管理者很好的掌握每个社员的情况进行。并分享每个志愿者的成长故事,多用赞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一定的协调管理者和志愿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2、交流沙龙与培训大讲堂
        在现有的社团发展前提下,针对学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的能力建设培训比较多样化,并且很多非政府组织现在针对与学生之间合作项目上的针对性能力建设培训,这样培训大量发展一些比较有潜质的社团管理者,而怎么有效的把这种资源更加有效的保留下来。并且能更好的传统给社团的下一届成为我们社团发展的新困难。由于社团人员的更迭,使得很大程度资源的流失和重复性建设比较大。而如何很好的组织交流沙龙和培训大讲堂可以在一定程度减缓我们得社团资源得流失,并且能以较短的时间来完成组织核心团队能力建设。邀请协会以及协会外部的有过培训经验的人员来对社团人员的进行团队培训以及经验交流沙龙可以更好完成传承上的能力建设资源的流失。
        3、社团特色文化建设
        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建立在社团资源的平台之上,对于社团来说,如何有效地吸引更多地人员为我们共同的理想和发展奋斗,决定着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社团的特色文化建设。怎样让社团的文化特色化,是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社团的主要途径。而如何发展社团的特色文化呢?由如何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了,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我们社团周围所具有的资源类型,一个不具备生态专业的学校,去开展生态调研,明显存在着专业资源优势的差距。所以做学生社团特色化的前提就是需要分析社团周围的相关资源优势,如:专业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学校资源优势等等,我们可以通过SWOT分析法找出社团自己具备的资源优势,在这个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设计特色化活动,这样才能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主的特色化文化建设的思路。而这个恰恰是我们社团组织的发展的魅力所在。
        4.组织能力建设
        对于学生组织来说,现在大部分学生组织的活动定位于宣传活动,并且往往活动组织过程中,学生组织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组织建设理论成为现在社团组织发展的严重空缺。学生组织发展缺乏理论基础,活动也不知道为谁而宣传,活动宣传找不到活动的受益对象。严重制约着学生组织的发展。所以对学生组织的发展来说,组织能力建设对学生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如何有效的进行组织能力建设和培养是现在列在学生组织发展的困难和前提。如何把组织发展和组织能力建设协同一起,能为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思路。培养社团的总结和组织能力成为社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四、社团内部管理
        (一)、机构框架设计
        社团的组织架构直接关系到社团组织化运作,社团的组织化运作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团队理论建设,而从现在的学生社团的来看,大量的学生社团组织虽然有完善的章程,但是大量的社团在组织体系架构中缺乏组织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战略。如何在社团发展中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框架直接关系到社团组织的发展。民主化管理,分区负责,总体进行沟通协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社团管理设置要更具功能性设置,权利下放,项目活动制运作,是现行比较有效的社团管理方式。传统模式的管理,是根据一个整体活动的各种职能设计而成,而项目设置社团管理需要分清社团资源优势来设置。统一协调各种分区负责的项目活动。可以避免社团内部分化,达到整体的协作和管理。
        (二)、以人为本的社团管理管理
        社团管理一定程度是志愿者管理体系,志愿者的管理随意性太大,这样造成的问题是人员的流失率频繁。而如何留下更多的人来参与社团组织建设,需要社团管理者深入思考,人尽其能,善用其才。需要我们社团的管理者很好的把握每个人的优势和缺点,要善于发觉每个社员潜在能力,进行不同的活动安排,有助于激发他们个人潜力。人员流失不可避免,对于每个社团这种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如果我能能做好人尽其能,各有所长,我们相信我们留下来的人会越来越多。并且留下来的都是我们社团的骨干力量。同时社团的特色化建设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思路。
        五、个人成长
        (一)、个人观念改善和提高
        一个社团的成长必然伴随每个成员的成长,在社团建设中,我们不能奢求太多的给予,从中的得与失也不需要过分的计较,要清晰的认识到在社团发展建设中的一点一滴中每位成员已经从中收获了很多,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筹项目的能力,统筹全局观念的确立,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这些都促进了各个社员的个人成长。
        (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同刚开始的一样,加入一个社团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那么在加入后这些自我价值的实现恰好正是社团多给予你的,你的人生态度也许可以改变,世界观也会随着集体的积极向上变的丰富起来。
        (三)、自我肯定和精神标榜
        每个人在一个团队中应该获得肯定和鼓励,不管在社团发展的哪个阶段,只要在任何一次活动中亲身经历,并从中总结,自我肯定自己将给自己一个更大的动力和发展空间。顾名思义,每个社团内部都有其所谓的精神领袖,我们要树立这种标榜,但是作为一种催化剂,不能作为永远的丰碑,树立必要的精神标榜,有助于个人成长。
        六、社团组织建设和个人成长关系
        1.社团是个人成长的舞台,个人成长促进改善了社团的发展和建设,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在未来社会中,权衡两者的关系对未来社团发展和个人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2.相互作用的关系。在社团建设中能带给社员的东西要靠社员主动性的获取,单纯的参与不会有过多的发展,应随时调整自我,善于思考,有助于两者互益。
(仅是个人的一些见解,如果偏颇,还望斧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shadowless + 1 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5 07:38 , Processed in 0.02909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