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岭·阳阳 于 2010-5-31 11:23 编辑
项目策划摘要
活动主题 关注古镇重建,保护青木川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活动背景介绍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随着该地区不断的余震,致使青木川镇经受了巨大的考验。这次地震,致使全镇损毁房屋1563间,2629间房屋严重受损,近百年的老建筑摇摇欲坠。 2008年8月至今,青木川镇在重建。重建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先污染再处理”的经济发展老模式,不断对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重重考验。保护当地自然资源,保护青木川古镇建筑群,保护人文生态,是在青木川古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活动时间 2010年7月24日至8月7日(根据实际情况可能提前或推后)
活动路线 西安→阳平关→青木川镇→玉泉坝村→原路返回
活动内容概要 1 目标:了解青木川镇在“5•12大地震”后的重建状况,通过入户调研,形成专业性的调研报告,用以探索古镇在地震后的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发挥青木川小镇文化的影响力;制作绿地图和自然手册,培养游客和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拍摄乡土文化的纪录片;进行公共宣讲保护环境的活动;培养营员。 2 内容与方法: 2.1 经济调查。我们将对青木出的一次性用品和垃圾排放地点进行调查,探索古镇的健康发展。 2.2 绿地图和自然手册。通过秦岭组成员和当地居民的绿色实践,提升我们对当地的了解和对于乡土的热爱。同时,随着绿地图的广泛传播,扩大外界人民(旅游者)对于青木川的知晓。其隐性目的在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2.3 环境教育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推广生态旅游概念,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升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和对于环保小事身体力行的能力。 2.4 行动纪录片。拍摄以震后羌族乡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寻找乡土文化素材,形成一部大学生亲手制作的乡土纪录片以提升社会各界对此镇的关注 2.5 公共宣传。开展绿色生态公共宣讲活动,树立河道保护标志,呼吁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保护金溪河河道,吸引媒体记者与社会的关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保舆论氛围
活动产出 1. 项目成果:《青木川镇绿地旅游地图与自然手册》、调研报告与人物专访、纪录片、公共宣传 2. 项目宣传:秦岭组2010年15场以上项目报告会、高校巡回图片展 3. 项目总结:秦岭组2010年项目文集、调研报告、绿地图、自然手册、项目总结光盘、电子杂志等 可行性分析 (1) 策划执行力高。西安大学生绿色营自2001年起曾经多次举办过大学生走进秦岭暑期活动,积累了大量资料,具有一定的野外活动经验和组织认同感; (2) 人力充足,选拔机制完善。在2010年项目筹备中,我们已招募88名预备营员,均来自西安各大高校和已毕业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当高的活动热情,积极投入; (3) 我们已经在物质精神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自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安排有两次踩点,不断修正项目策划,使项目能够切实可行地开展; (4) 项目内容力所能及,求真务实,摒弃空洞。成员能够利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为青木川的保护项目尽职尽力; (5) 项目吸引人。在调研报告、纪录片、公共宣传、自然手册、绿地图等活动项目中,渗透人文思想,体现自然情怀。对引导游客文明、生态地旅游,对培养当地居民热爱本家乡,对教育当地中小学生认知自然和感悟自然,对促导社会舆论方向,均表现出积极而吸引人的作用; (6) 支持体系的日趋完善: 6.1 政府支持。陕西省环保局、陕西省林业厅、省妇联、碑林区环促会、青木川镇旅游局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对于项目的实施做了很好的铺垫; 6.2 本土NGO的大力支持。与本地著名环保NGO组织陕西省妈妈环保协会,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等有长期的联系,得到他们大力的支持; 6.3 西安高校各环保社团的支持。与西安各高校环保社团长期保持合作,后期宣传覆盖具有高校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活动预算 13170元 备注:营期内每人营费为300元。
策划摘要.doc
(39 KB, 下载次数: 94)
报名表.doc
(85 KB, 下载次数: 135)
●请您于2010年 6月1日前将自己的报名表、申请书和组织推荐信一并发送到秦岭组公共邮箱:qinlingzu@163.com●以上信息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如有变动,如有变动立即告知筹委会qinlingzu@163.com 并抄送到 31255029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