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846|回复: 0

2010年山水H2O艺术展乡村之眼参展作品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7 0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之眼”概念介绍
影像在城市人身处的交流体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单纯的看电影电视,到后来拿起摄像机与相机记录,发展到通过网络分享图片甚至视频。网络上的‘播客‘使普通人可以用自己的镜头来说话,参与性的增强使声音以及传递的信息变得多样。然而此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很多还处在单纯接受影像信息阶段,电视节目和各类光碟开拓了村民的眼界,也传递了崇尚物质享受及暴力等信息。乡村百姓们朴素的传统价值观在这种文化冲击面前,缺乏必要的工具和途径发表自己的观点。“村民拿起摄像机”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基于乡村的影像表达也正在萌芽,生动的影像深受老百姓喜爱,他们喜欢看到记录自己生活的作品。同时,影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促进自然保护的生动方式,而这样的方式现在非常缺乏。
从2007年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始为中国西南山地的乡村社区提供影像创作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了独立创作影像的方法,并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基于影像的交流平台。我们把这样的项目活动称之为“乡村之眼”。两年来,项目共开展了两期不同主题的活动,即“自然与文化”和“我们是主角-灾后社区生态文明重建”。
“乡村之眼” 是一次人与自然关系的草根化表达的尝试,旨在帮助西南山地的乡村社区百姓用自己的视角,记录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质朴的自然保护观,以及他们对环境变迁的担忧与展望。我们关注“社区百姓自己拿起摄像机”,已不再是关注“专业和业余”的区别,而是不同视角下的一种影像体验。“乡村之眼”已不简单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态度,在这里需要的更多的是聆听和理解。

参展的“乡村之眼”第一期--“自然与文化”几部纪录片介绍

中国的西南山地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更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动植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它养育了众多山地民族,其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当地居民世代保护着这里的飞鸟走兽、高山大川,他们可持续管理自然资源和土地利用的模式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
来自川、青、藏、滇的8名乡村社区学员,用摄像机拍摄记录了中国西南山地的乡村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和环境发生的变化。历时12个月,他们完成了8部纪录片。这是一次人与自然关系的草根化表达的尝试,通过他们的影像让更多的人来倾听来自社区的声音,了解社区参与自然保护的价值,也是帮助社区认识传统文化价值、实践保护与发展的尝试。
1年时间、2次培训班、8个社区参与、8部纪录片、3次乡村社区展映、3次城市展映。目前有5-6个社区代表还在继续拍摄、8部纪录片作品正在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流动的电影大棚车,在边远社区为社区百姓放映。

本次选送影片为《吉沙纪事》、《旺期望》、《大伍明与慈悲的父亲》。作者分别为来自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的旺扎、四川德格宗萨寺玉妥云丹贡波医疗中心的拉姆和云南怒江州贡山县迪麻洛村的阿洛。
吉沙纪事》以冷静的镜头记录了吉沙一年来发生的三个突发事件,火灾、水灾、泥石流。吉沙附近的一条河修电站,电站供电的电缆漏电起火引起了森林火灾;由于干旱,一场突入而来由人工降雨转为的持续暴雨也让吉沙有了水灾的记录;电站修建的废土不断地堆在河边裸露的山坡上,终于有一天,泥石流爆发,河流受阻,植被被毁,而泥石流最终堆积的地方则是周围村子的水葬场。几个看似平行的环境事件使吉沙人为自己的未来开始担忧,旺扎在片尾放的老人的吟唱和吉沙美丽的镜头意味深长。
大伍明与慈悲的父亲》,拉姆以自己口述的方式介绍了父亲和父亲正在进行的事业。从一个女儿的角度来介绍他父亲,少了很多机械和刻板,多了一些温情的内容,同时也不乏丰富的藏族传统知识。一直在所有片中搜寻与环境相关的内容的我,觉得最精彩的内容就是全社区的人在山坡听她父亲讲“不偷、不喝酒、不杀生”;而让其他对藏族文化有着一定了解的几个人则对片中制藏药那种神圣的感觉肃然起敬,仁青桑珠激动的起来告诉大家那段的感觉,扎多则也激动的起来夸拉姆的父亲如何的平凡和不平凡以及下一步拍摄的紧迫,直说得拉姆拿着摄像机就想赶快回家继续拍……
旺期望》是阿洛片子的名字也是他家乡迪麻洛河旁边的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怒族村寨,然而片子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却是繁杂的工程现场,一个大坝即将修成,这也就是旺期望的历史位置。阿洛没有聚焦于那些说不清的纷争,而是关注于他们的生存现状,从祖祖辈辈的耕种生活中转为打工、偷砍一些树木和使一些“小伎俩”来谋生。片尾,散落在四处的同村人聚到原来的村址-大坝工地旁开会,每人手里一本存折……,跳舞的歌声起,让大家意外的是阿洛在片尾用了迪麻洛1921年的老照片,他说要给村子里的人及后代看看祖先原来生活的地方。

参展的乡村影像计划作品介绍:

“这是我们一直想说的故事
离开故乡的祖母屋还能不能回来?
高山秃鹫是不是真的要走向灭亡?
雪域高原的人们如何看待全世界都在讨论的气候变化?
所以我们拿起DV,用自己的镜头
来寻找我们的答案
我们是藏族、傈僳族、苗族、摩梭人
我们来自乡村和寺庙
除了在地里忙碌,在庙里诵经
我们也喜欢用DV来记录
也希望您一起来分享带我们的这些故事吧!”

从2000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净提出的“将摄像机交到村民手中”的“社区影像”概念以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白马山地文化研究中心(郭净创办)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实践着这一概念。2009年7月,两家机构商议将前一阶段的工作汇总,再次支持曾经参加过两家机构项目的部分乡村作者,以完成他们正在进行的创作,并面向城市的观众来尝试一些新的影像创作方面的突破。2009年9月,“乡村影像计划”正式启动。
“乡村影像计划”得到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资助支持了来自青海和云南的藏族、傈僳族、苗族、摩梭人的10位乡村代表完成了8部影像作品,这8部影像作品是反映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关系的纪录片,它们真实地再现了拍摄者所在地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故事,让城市公众有机会分享当地人对生态和文化的观念、行为。
此次选送的片子有《我的高山兀鹫》、《离开故乡的祖母屋》、《麻与苗族》、《水》。
我的高山兀鹫
扎西桑俄,男,藏族,青海白玉寺堪布(佛学博士)
周杰,男,藏族,青海白玉寺僧人(佛学博士)
扎西桑俄13岁开始酷爱观察鸟类,并热衷于鸟类绘画,作品超过400幅。熟知安多藏族民间关于鸟类及藏传佛教中的鸟类文化,热心于环境保护工作。自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青藏高原地区的鸟类观察记录。发现了近400余种鸟类,其中很多鸟类是青藏高原独有的,被僧众尊称为"观鸟喇嘛"。并在当地参与创办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周杰,自幼在青海白玉寺出家为僧,参与创办年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长期与扎西桑俄共同在野外观测鸟类,尤其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鸟类藏鹀,目前还未有完整的科学研究记录。
在本项目中两人合作完成的作品《我的高山兀鹫》,通过记录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那些原本是高山兀鹫食物的冻饿而死的牛马牲口成为商品,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兀鹫因为维持生命的食物短缺,正面临死亡的边缘。从藏传佛教的角度诠释了表达生命平等的观念。

离开故乡的祖母屋
尔青 (汉名曹红华),摩梭人,来自云南省宁蒗县落水村。自少年时代起,他就对图像与影视有着浓厚的兴趣。凭着这份兴趣,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先后购买了照相机与摄像机,沉醉于拍摄当地的自然风光与记录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在当地创办了一个民间博物馆----摩梭民俗博物馆,收藏并展示摩梭的独特民族文化。几年间,尔青不断和外来的拍摄者接触、学习,逐渐成长为一个颇有经验的摄影者,并积累了大量关于摩梭文化与习俗的影像素材,并于2006年1月组织了“第一届摩梭社区电影节”(一个由当地摩梭人组织,当地摩梭人作为主要观众,放映关于摩梭人记录片的社区电影节)。尽管尔青拍摄了许多素材,但到2006年时,他并没有把手中的素材进行编辑,完成一部作品。究竟编辑出一部怎样的影片奉献给怎样的观众,一直是尔青思考并困惑的问题。2006年6月~2009年6月参加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白玛山地文化研究中心“云南越南社区影视教育交流坊”项目后,与他的合作者谢春波共同完成了作品《我们怎么办?----落水村的变化》。本项目中完成的作品《离开故土的祖母房》,通过记录一位摩梭青年卖了自家祖母房前后发生的故事,表达了拍摄者对摩梭文化在全球化冲击下所面临挑战的担忧和自我反思。

麻与苗族
侯文涛  男 苗族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薄竹镇烂泥洞村村民
第一次拿起摄象机,完成了《文山青苗的葬礼》的作品。在本项目中完成的《麻与苗族》作品,通过记录生活在云南的苗族如何利用麻制作生活必需品麻织品,讲述了麻与苗族的生死关系,麻在苗族生活中的重要核心意义。


旺扎,男,藏族,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吉沙村村民.
他来自香格里拉县小中甸乡吉沙村的村民,除了在家务农,还开过大卡车跑运输。曾参加过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组织的“乡村之眼-自然与文化”影像纪录培训班,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吉沙村所经历的几个重大环境灾害事件,有作品《吉沙纪事》,平时也经常用摄像机记录下村民们生活和节日的场景,并回放给村民们看。在本项目中完成的作品《水》,通过记录藏族人对水的各种仪式、看法、认识,用诗一般的手法表达了生活在云南的藏族人对水的观念。

参展的“社区故事”系列影片介绍: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有一大片呈南北向排列的高山峡谷,称为“大横断山地区”。大自然赋予这片广袤的土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至今仍完好保存着中国最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这片富集了世界级生物多样性的地方,乡村居民千百年来在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乡土知识和传统习俗。胡适定义“文化”为——人们“适应环境胜利的总和”,时至今日,中国西部的文化遗产仍然在自然保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这些珍贵文化价值的生动体现,他们用质朴的方式守护着家乡,这里的山水、花鸟、走兽是他们亲切的朋友,在佛教众生平等的见地里,保护动物没有等级之分,轮回中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可持续的利用”。满腔现代保护理论的外乡人在这里屏住了呼吸,静静听他们讲述每个生灵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年的红莲花何时开花,何时凋谢;和尚们想出了什么新方法保护了可爱的藏鹀免受豺狗扑食。自然保护命题的核心,归根结底,在于人类怎样看待世界和自己的关系,我们有太多的假设、模式和没有结果的争论,却始终缺乏成功的实践经验。而这三个来自遥远高原上的简单人平凡事,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关于人、自然与现代文明。
此次选送的影片为《盛开的红莲花》、《香格里拉之眼》、《鸟语者》。
  《盛开的红莲花》
索昂贡庆住在青海玉树尕朶觉悟神山下的赛康寺,曾担任该寺的寺管主任,负责寺院的大大小小的各种行政事务,由此也比其他僧侣多了和外界接触的机会。2006年,他开始用相机拍摄神山周围的植物,刚开始他只是出于兴趣不断地拍,慢慢地,他与花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把花看成了是他住在山上的朋友,几天不去看,他就会不自在;他听着牧民讲述这些植物和草场的关系,记录着他们的每一个有趣的本地名字;他开始关注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资源的数量变化,进而开始留意到了神山上冰川的变化……
所有看到的这些变化使他和主流社会所提到的环境保护的一些概念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和一些保护组织的接触,他开始意识到尕朶觉悟神山周围也存在了一些环境问题。他尝试着从佛教中得到这些问题的哲学解释,也尝试着成立生态保护组织来带动寺院和寺院周围的村子投入到保护行动中,甚至考虑到了在小学里开始一些环境教育的课程等等。
2007年,我有幸去到赛康寺,记录下了这些发生在社区的“故事”。
香格里拉之眼
    泽仁平措是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团结村上吉沙社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十二年前,他第一次接触了摄影,从此,摄影变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从小生活在香格里拉的平措,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特别的感情,他努力把这种情感放进自己的作品之中。
然而平措目睹了几十年里大量的木材被砍伐,从离家几十米远到几十公里远的大片原始森林被砍个精光,他越发的想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现在他所能看到,感受到的身边的一切,照片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模样。
长期的自然和人文摄影以及野外调查工作使泽仁平措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让他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索藏族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的关系,他拍摄了很多藏族信仰里神山壮丽的景色,也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在为保护自己的神山所做的努力。
    在外部环境日异月新的今天,在当地人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发展的矛盾时还来不及做出选择的时候,很多传统文化已经开始消亡,传统的一些知识也逐渐成为老人们的记忆,为了能够保留住更多的传统文化,从千湖山神山到亚拉神山,多年来平措一直用自己的相机在奔走。
泽仁平措希望能整理他多年来拍摄的照片以及采访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方式编辑画册,告诉人们我们的自然环境是多么值得所有人去珍惜,同时他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像他一样的老百姓,懂得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保护家乡的传统文化。
鸟语者
    居·扎西桑俄,青海果洛州白玉寺堪布(藏学博士),现年37岁。 13岁开始酷爱观察鸟类,并热衷于鸟类绘画,作品超过400幅。熟知安多藏族民间关于鸟类及藏传佛教中的鸟类文化,热心于环境保护工作。自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青藏高原地区的鸟类观察记录。发现了近400余种鸟类,其中很多鸟类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扎西桑俄每年野外工作9个月,被僧众尊称为“观鸟喇嘛”。 2007年,扎西桑俄创办“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任会长。
    本片在扎西的家乡青海省久治县白玉乡拍摄,记录下了扎西观鸟行程中的点滴,听他讲述了他与鸟的各种故事—从画第一只鸟到为啥被其它人称为“观鸟喇嘛”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5-1-10 01:31 , Processed in 0.0302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