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049|回复: 1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核能对中国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2 10: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财新网 作者:实习记者 杨恭苹

如能做到合理设计,良好管理和有效监管,核能仍是一种比较安全高效的能源

  哥伦比亚大学能源,海运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阿尔贝·布列桑教授(Albert Bressand)近期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说,尽管地震海啸引起的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了全球对核电安全的担忧,但是如果能做到合理设计、良好管理和有效监管,核电仍应是混合能源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布列桑认为,继续使用包括核电在内的混合能源,对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大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电能长期主要依赖煤电。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成为全球原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根据美国能源信息部(EIA)2008年统计数据,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超过70%,其次是原油,占总量大约20%,其后是水能(6%)、天然气(3%)、核能(1%)和其它可再生能源(0.2%)。
  布列桑说,核电事故概率极低,但核电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要比大多数能源高得多,一旦发生核泄漏,可能造成的损失要重大的多。人们往往对潜在的巨大风险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日本核电站灾难爆发后,中国人蜂拥到超市抢购食盐,美国西海岸居民在恐慌下抢购碘片,都是这种非理性的体现。
  然而,其他能源并不一定就完全安全。他指出,可能其危害只是更缓慢无形。据世界银行估算,大量使用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6%。此外,长期呼吸被燃煤严重污染的空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往往被人们忽略。
  他指出,如果能做到合理设计,良好管理和有效监管,核能仍是一种比较安全高效的能源。要安全使用核能,在核电站的建造标准,核电站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及监管者的独立性上都不能有疏漏。
  布列桑分析,此次日本核泄漏有多方面原因,除低估了地震带的潜在风险,对核电站的监管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日本核电监管部门跟电力公司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比如有些东京电力公司的高管退休后,进入日本核电监管部门任职,因此独立性不强,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正因为缺乏有效监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此次发生核泄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涉及多次伪造安全记录,隐瞒事故隐患,并不顾专家警告,延长福岛反应堆的使用寿命。
  布列桑说,法国和德国等欧洲核电站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一方面,这些欧洲国家不处在地震带上;另一方面,欧洲的安全标准更高,并且监管也更独立严格。
  根据世界核能协会(WNA) 2011年统计数据,目前核电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4% ,使用核电比率最高的国家是法国,将近80%的电力来自核电。其次是比利时,保加利亚,韩国,瑞典等国,核电在各国总发电量中的比重都超过三分之一,然后是日本,德国和芬兰,核电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美国为五分之一。此外,从核反应堆的数量来看,世界排名前三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法国和日本。
  在2011年3月两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根据财政部《2011年预算草案报告》,2011年中国节能环保支出预算为159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布列桑认为,中国目前的能源使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的。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卓有成效的降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重新快速攀升。根据《世界能源展望》(WEO) 2010年统计数字,中国每创造1000美元(约为6600人民币)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家能耗平均值的两倍多。中国需要向更高效的能源模式转型,这对已经成为能源密集型经济的中国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布列桑教授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欧盟能源顾问,现任哥伦比亚大学能源,海运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及教授,曾任皇家壳牌全球商业环境部门主管,法国外交部能源顾问等。■ 

36

主题

1150

回帖

1288

积分

黄河

积分
128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4-12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核能如果管理好还是对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很大贡献的……
不要问这是哪里 只要你记住你来自哪里 不要问这有什么 只要你记住你为了什么 激情,信念,友谊,荣辱,纷争 尽在我们走入自然的那一刹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2-12 23:06 , Processed in 0.0301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