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日至4月3日,第四届绿色营预备营员第一次拉练在清明节期间成功进行。此次出营,营员们沿渭河行走数十公里,进行了水质检测、入户调查等考察项目。 此次出营,由绿色营筹委孟志勇、刘军、常如太、张远芳、李中强带队,一行共计三十三人。出营前,根据营员们自己的意愿以及队长孟志勇的安排,每位营员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分工,向导、安全委员等九个职务分别分配给了二十八位营员。 4月3日早晨七点半左右,队伍由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北门出发,乘坐916路公交车到达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南门,随后乘坐106路到达西安城西客运站。在等车的过程中,意料之外地下起了小雨,大家几个人撑起一把伞,雨水没有把大家分散开,反而让大家变得更加紧密。娱乐委员适时地发挥了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唱歌,学习绿色营营歌,虽然下着雨,但是气氛依旧热烈。 接近中午的时候,队伍到达了咸阳渭河大桥下的古渡公园。在风景如画的古渡公园内,第一小组进行了取水样和水质检测的工作。中午时分,队伍在公园里吃过午饭后,在队长的引导下,做了滚雪球的游戏,目的是让大家尽快熟悉彼此。随后按照绿色营的传统,大家逐一为自己取了自然名,这个过程中精彩迭现,笑声不断。 下午两点左右,经过充分的休整,队伍重新出发。午后日光正烈,伴随着阵阵卷挟着沙尘的狂风,恶劣的环境给队伍的行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队伍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或者放慢速度。这段路程上工厂林立,比比皆是,成片的工厂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已经可以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接近渭河四号桥的时候,路旁的水沟里居然流过的是散发着恶臭气味的乌黑的污水,旁边的土地里还种着大棚蔬菜,这样的状况着实堪忧。 队伍在渭河四号桥下停下来做水质检测。在这里有一个排污口,位于地势较高的隐蔽处,从排污口流出的就是刚才所见的乌黑发臭的污水,显然未经任何处理就一路流向了渭河里,与浊黄的渭河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围的河岸上几乎寸草不生,土质松软,河中心有一台采砂机正在进行采砂工作。看着眼前的景象,大家路上的轻松愉悦的心情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离开渭河四号桥,踩着夕阳返回咸阳市区。傍晚的时间在找旅馆和吃晚饭中度过。晚饭过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召开例会,对一天来的优势和不足作以总结,同时也为第二天的行程打好基础。 4月3日早晨八点左右,简单地吃过馒头和榨菜的早饭,队伍迎着朝阳出发。再次经过渭河大桥,于十点左右到达沣河入渭口,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沣河与渭河相交汇的分界线。最后两个小组在此做了水质检测之后,由李中强学长为大家介绍了有关渭河的一些知识,大家也做了短暂的交流。 上午十一点左右,队伍进入了沣河附近的渔王村和八家村进行入户访谈。七个小组分别行动,对村子里居住的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了有关环境的一些问题。村民们得知了我们是去做环境调查的大学生,纷纷表示了支持和赞许,不过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也能听出,他们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是多么的无奈和无助,这更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所做的是多么必要。 中午在村子附近吃过自己带的午饭之后,队伍就踏上了回程的路。 两天的行程,每一位营员都感触颇多。对于预备营员来说,这或许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只有亲眼所见才会有更深的感触,两天的所见所闻让每一位营员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明白了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么重。同时,两天的集体生活也让每一位营员学会了互帮互助,互相分享。一次拉练或许不会让一个人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只要开始有了微小的改变,就是这次拉练的意义所在了。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请输入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