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439|回复: 0

媒体称空气治理将存较长阵痛期 关键在利益交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5 1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12年06月15日09:59来源:中国新闻网  ]
 对抗污染,还是对抗观念

  鼻尖上的社会“并发症”

  一个原本小众化的科学术语,PM2.5,在去年岁末忽然被人津津乐道。

  究其原因,是PM2.5神秘面纱背后掩藏着雾霾的元凶。

  呼吸的问题来了,羸弱不堪的人们开始抽身应对。

  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改造我们的空气并不是把数据和标准变得苛刻一些就能迎刃而解,

  失业、利润、征税、地方财政、现有产业秩序的重新设计……

  这些无一不触动着现实利益的“奶酪”。

  而在我们自以为绿色观念已深入人心的当下,

  净化空气所遭遇的文化上的阻力不亚于“软刀子”。

  所有这些,就像“并发症”一样,在呼吸问题被触动时一起反弹。

  说到底,去除呼吸之痛,先要过“人”这一关。

  标准之争 信息机密背后有“山头”?

  去年的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张远航称若将PM2.5纳入评价,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会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

  但各地环保局对此却有不同意见:目前在花很大力气的情况下才在治理PM10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突然引入PM2.5标准,岂不“前功尽弃”?

  其实,一个标准的改变,远不是换用一套数值那么简单。明眼人都清楚,这背后的博弈表面上波澜不惊,实质上却是暗潮涌动。

  最明显的,如果采用新的标准,肯定要阻碍一些工厂的建设,损害一些城市的形象,并进而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

  就凭触动这么多的利益,称其为一场“空气保卫战”,一点都不过分。

  去年11月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正式实施,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

  但在随后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却未被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理由是目前我国PM2.5的污染情况重,实施PM2.5质量标准,将大范围超标。

  这一说法引来“一阵炮轰”:看来指标真被利益捆绑了。

  《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有公民申请公开设在住宅附近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保监测信息,得到的回复称,企业环境监测报告系商业秘密,拒绝公开。

  中国政法大学的环境法专家王灿发教授认为,政府监测的报告不能算作秘密,“哪个地方都没有规定这个是商业秘密”。

  环保信息属“机密”?人们怀疑,其实作梗的是藏在机密后面的利益吧!

  观念伤人 环保局长对失眠的慨叹

  有统计指出,尘肺病在20世纪末,发展成为中国第一职业大病。中国尘肺病患者数倍于全世界所有其它国家尘肺病患者之总和。

  而接连不断的“呼吸事件”,考验的不仅是民众的肺,也考量着政府有关部门的态度。

  在这个“有关部门”中,显然,环保部门首当其冲。

  前段时间,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杜少中,在微博上跟潘石屹发生了一场交锋。

  交锋的缘起在于,人们对于北京市空气质量相关数据“掐架”发生的质疑。

  网络上的声音帮衬着潘总,很多质疑更是相当“无礼”,有人诅咒杜少中“会死于肺癌”。

  终于,在一次访谈中,孤独的杜局长说出了自己的无奈:“有人咒我说会死于肺癌,但我认为自己死于失眠的可能性会更大。”

  其实,真的不难想象,没有一个人能比环保局长更想把空气治理好的了。

  显然,空气的问题,以及有关数据的事情,不是一个局长所能左右的。因为,整个社会观念体系中,“绿色”这个词的心理排位尚属次优地位。

  从这一点上讲,治理空气污染,实际上是在治理人心,是同某种观念,及其背后利益实体的正面交锋。

  这注定,在大气污染控制的攻坚战中,会有很长的阵痛期。而且极有可能做了很大努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

  现在不乐观的局面,其实是“观念伤人”。

  谣言侧面 不明真相,口罩脱销了

  6月10日,南京出现的较严重的区域性灰霾污染,初步判断造成此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的区域性夏季焚烧秸秆。

  6月11日,没有身处灰蒙蒙的武汉,你可能不会明白当时的恐慌:到处昏黄一片,能见度极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怪味。

  正当人们疑虑重重之时,化工厂氯气泄漏、锅炉爆炸……谣言四起,还有图有真相, 触目惊心的消息引发一阵恐慌,随即药店口罩脱销。

  经过政府部门的不断努力,发布各个相关单位的情况说明,通过各种途径紧急辟谣,城市终于安定下来。

  据报道,在网上编造谣言的两名女子易某、于某已被查获并依法拘留;网上传播谣言的喻某、宋某也被警方教育训诫。

  笼罩城市的灰霾,本已是一个环境悲剧,而造谣生事更加剧人们的恐惧心理,将环境危机推向社会“危机”的边缘。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其实,“氯气泄漏”这样的谣言很粗糙,不须动多大脑筋就能揭穿,但人们为什么“宁信其有”?

  有测评机构对951人进行调查显示,75.6%的受访者认为是“权威部门不能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致使信息不透明”。

  我们发现,在“大雾真相”上,民意的质疑越发强烈。一个小小的PM2.5不就差点成为“悬案”?

  相比而言,因文过饰非的潦草态度带来的不信任感,比污染本身更让民众不安。

  空气质量需要及时辟谣、及时公布真相,捂盖子捂不来鸟语花香,却很容易丢失公信力。

  也许,话应该这样说:谣言止于公开。

  观念对抗

  对于二手烟,难以启齿“说不”

  二手烟对于空气的污染,尤其是室内空气的危害,很多人都已了然于胸。

  在第25个“世界无烟日”前夕,中国控烟协会召集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控烟,口号是“被吸烟,我不干!”

  然而,有调查显示,80%以上的不吸烟者在遭遇“二手烟”危害时,往往碍于情面,或者出于礼貌,鼓不起勇气加以制止。

  在当下,尽管有了“低碳”文化、绿色文化的说法,但是,真正同社会沉积已久的习俗比起来,还不具备文化的心理暗示作用。

  受到这种阻力的还有很多。

  今年3月1日,即将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陈光标,在北京月坛体育场派发2000辆自行车倡导低碳生活。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也前来支持自行车出行。

  陈光标这样的高调同样不为人所接受。

  网上颇为流行的碳排放量计算器可以展示不同生活方式下“碳足迹”的不同:乘坐飞机出行100公里排碳27.5公斤,油耗6升的轿车行驶100公里排碳4.71公斤,乘坐一站地铁排碳0.1公斤……

  而骑自行车的碳排放量几乎等于零。虽然如此,大家“绿色出行”的念头仍然抵不过“有房有车”背后所隐藏的名利经。

  而且对于“幸福指数”的理解,财富的支配力仍然要高于身体的健康。

  这种“病态”文化何以根除?

  或许,政府可以强制纠正,通过立法带动社会文化的改善。但生态圈的改善涉及到各种生物、微生物、人类活动、经济活动等,绝非有钱有权就能一蹴而就。

  什么时候,当我们不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还成了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时候,问题或许就有解了。(记者 肖明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11-23 20:43 , Processed in 0.0285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