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蓝 发表于 2007-10-21 18:20:08

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希望大哥能把论文及时让大家看看
我自己觉得还是应给他们一个平等\\公平的平台,让大家的信息基本平衡,但是不排除积极参与的人选,那么地区性组织和社团之间矛盾吗?
都是为环保来做事情,这样的人员矛盾吗?
起点不是决定因素,关键是努力与否,关注与否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07-11-13 18:13:16

地区性组织需要几个人?社团有多少人?

本人没有统计其他地区,不知道具体情况,反正我们是不到20人。但是和我们保持合作关系的社团是30家左右,没有社团人数少于30人的,大部分都是100左右。400人的社团也有。

从一个社团选一到两人,我想,绝对不会伤筋动骨。相反,可以算是在给社团培养人。(我们的选人的要求是,不能是社团的主要负责人,而且会继续留在社团)

如果一个上百人的社团,少了一两人就明显影响发展了,那这个社团也没什么前途了。

小熊 发表于 2007-11-15 11:48:57

分析的越来越有道理了,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名不正而言不顺?
谁是各组织都需要的人才?

剧务 发表于 2009-6-8 03:43:47

把所有帖子看完了都没有理解到地区性社团指的什么?

湖光岩 发表于 2009-6-13 16:01:32

人力资源的矛盾,我们有人,只是放不对地方。其实也是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这个群体能力的一个缺失性,他本来就是自己不知道来学东西的,所以这样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真正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能力,博取百家之长,选择任用。

小熊 发表于 2009-6-22 17:46:15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议题,说实话,广西也面临这种尴尬,不过,有一种团结的文化,在引领着竞争!因此也是保持共赢的局面。

淡水海带 发表于 2010-3-31 11:53:16

本帖最后由 淡水海带 于 2010-3-31 12:04 编辑

回复 14# 川西菜农


    顺便打个小广告,这是福建省高校环保志愿者中心的职能设定,或许能简单解释地区性社团概念:
中心主要职能:
1.定期组织福建高校社团进行信息和经验交流,共同进步;
2.搜索各类环保信息,包括资金、项目、活动信息等建立资源扩展网络,以提供福建高校环保社团运用;
3.协调、组织福建省高校环保社团开展大型环保项目;
4.作为福建高校环保社团对外的统一和整体代表,为福建高校环保社团争取更大的资源和利益;
5.定期对高校环保社团骨干进行能力建设培训,以帮助志愿者个人成长及社团水平提高;
6.搭建属于福建省大学生青年环保组织的网络交流平台绿闽网:www.lvmin.org (筹建中)

对于地区性社团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模板,大家也是因地而异,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针对8楼的话展开吧

淡水海带 发表于 2010-3-31 13:07:25

回复 8# 幽影


    读了8楼的分析,虽然深入,但是觉得还有不妥,或者说有点不全了。首先在对“地区组织”的定义上面,我们其实都没有能够真正明白它的含义,就不做什么分析了,我提出一点新的概念(或者其他地方已经有了相关的谈论,但这是自己思考完后的一点想法)。
就是:即不脱离学生身份,也不因所谓合法身份而受到制约的,立足于地区校园环保社团,服务于校园环保,衔接NGO与社团的一种组织形态,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也可以当成是某种“社联”形式的存在,而学校里面的社团发展总是良莠不齐的,环保方面的社团有很好的外在基础,可以拧成一团力量,而拥有这种地区性组织,也可以更好的跟外部对接。

漩涡.鸣人 发表于 2010-3-31 13:13:25

互助网络?山西晋青?不是特别了解~但觉得应该和你说的有类似吧回复 18# 淡水海带

淡水海带 发表于 2010-3-31 14:02:51

回复 19# 漩涡.鸣人


    有些类似 ,还有很多不可复制性因素,各有优势各有难处,缺乏一种心理模式吧,大家都无法很好的定位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高校社团与地区性组织关于人力资源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