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社团的衰弱是越来越严重了啊
如题,现如今各种平台、各种行业急速创新发展的时期,环保社团的建设还囿于N年前的模式,无论从项目、质量来看,跟N年前没多大区别,效果还一样,跟不上时代,不懂与时代结合,衰落是必然,被抛弃是时间问题。看如今济溪的发帖量,就是最好的诠释了。嘿嘿,骚年们,直接散了得了。 跟上时代 大学生必须找准定位 比不了全职公益人的专业专注,又不能全情投入,应该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去开展项目,才能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人才还是在的,只是去哪儿了?学校的管制,兴趣的转移,经济的压力,个性化的需求,原因很多,裹足不前是不争的事实 发帖变少不是济溪一家论坛的现象,中昆,爬天,都这样吧,只是论坛过时了用济溪的火热程度来作为社团状态的“最好诠释”,恐怕非常不妥
社团是不是有楼上几位所说的有变化的发展,恐怕在济溪看不出来,大家只是慢慢不再那么多的宣传了而已
高校环保社团势微,我觉得也是时代过去了
这个势微也只是相对而言 戈壁骆驼:发帖变少不是济溪一家论坛的现象,中昆,爬天,都这样吧,只是论坛过时了
同样,高校环保社团势微,我觉得也是时代过去了 (2017-07-18 12:02) images/back.gif
说句不好听的,高校社团分的那几类,兴趣类社团始终都可以存在,但也不会多么光彩夺目,可有可无
公益实践类,在大时间尺度上是有一定时效性的,过时了就不再火热了,跟客观的不少因素都有关系,剩余的就是凭借着学校的一些制度过活,讲老实话,环保这个事进入社会后认识会有非常大的不同,不能对在校生有过多苛求 高校环协成员一枚,环协一年,自己所做很多东西太浮太浅,每年换届后青黄不接,传承只是在表面上,新的一届往往又要从头开始,重新学习。留下来更多人缺少对环保的思考,更多为着环协的家文化选择留下来。和很多环协小伙伴交流,感觉所有环协都在重复那个病态的怪圈。缺乏活力,缺乏思考,缺少对环保的那份赤子之心。在协会,更多像是陷入一个泥沼,很多东西想法提出来只是自说自话。在学校,学校对环保类的团队支持也是微乎其微,但我觉得学校的支持多少也无关紧要。只是希望环协能恢复当初建立时的那种朝气,那份思考与努力。 骚年,想想自己在大学时的状态,大学毕竟还是象牙塔,大学生的状态更多还是囿于学习中,而这也是老人家能发挥价值很重要的部分呢,老人家进入社会,会更看清时代发展的情况,帮助弟弟妹妹们看到这些情况,看到发展的路,何尝不是老人家能做的贡献? 玩的还是以前的模式,甚至重复的质量都越来越差,学生环保社团组织 以后该怎么存在下去 存不下去自然会走向衰弱。一个行业既有后起之秀,也有会独占鳌头,良莠不齐,各凭本事。 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让我把这个帖子移到经验交流版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