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8楼lvzi于2007-09-05 22:57发表的 :
比较赞同5楼的观点,特别是“搞环保一定要计入环保社团吗?作为社团临时招的志愿者不行呀?有活动就招。没事了,有精力了,就培训一下。其余的时间,就不用管了,不是很好?”,值得我们思考。
请问,应该朝哪个方向去思考?
新学年要开始了,很多社团照例要招新的。
暂时有一个想法是说设立兴趣小组,正在讨论,简单跟大家提下,也希望大家能够提些意见!
我一直都觉得现在的社团中如果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活动的方法就是项目制,可是,项目制的实施又有很多的弊端,所以很多社团都是采用项目制和部门制结合的办法。那么如何在这个体制下发挥项目制的优点呢?
首先,要明确项目制的优势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好处是让所有人对活动有一个主动权和决策权!其次就是让各个部门之间的人能够多多的交流,让更多的人参与!
也就是参与和决策!
所以根据这样的原因,我们想在部门之外设立一些项目小组。而这些小组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1.小组内的成员是属于各个部门同时又属于这个小组的。
2.小组内可以自由的展开活动,组内的成员主要是由大一新生组成,而活动的各个步骤都可以由他们来做,组长再给与适当的指导,但是,一定要注意尊重大一新生的意见
3.小组的活动可以做大也可以做小,活动没有季节的限制!这点是很重要的!
由于时间的关系,先写这些,晚上回来补充!
引用第7楼我不是马甲于2007-09-05 21:03发表的 :
老见你在这里说你们协会人数大,也不介绍点经验
培训师板块http://www.gsean.org/forum/thread.php?fid-155.html
.......
我记得我在太原培训的时候,说了一下的吧
只是有些散乱,没有系统起来
我觉得人数还是可以考虑的,实际上,我们招进来的新成员能得到锻炼是自己争取的和前人提供机会结合的,只有双方都有了环保志愿者的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合与提高,不断的成长
引用第12楼liyi于2007-09-06 19:06发表的 :
我记得我在太原培训的时候,说了一下的吧
只是有些散乱,没有系统起来
我知道你说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呀。而且也的确不成系统。口头说了一下。
我们的协会人数较少,这次招新估计也会有400人,但是问题是在上学期我们是按照分组进行活动的,到了下半年,随着人员的流失,就只有少数人在活动了.我个人认为是不是也应该搞一些面试类的东西,人贵精,不在多.
在各位前辈面前见笑了
看来还是有很多同学喜欢环境保护和其他公益性的社团的,好现象啊。。。。
我觉得社团里有能力的人越多,社团也就会越强
所以,大可不必担心社团发展不好,关键还是如何让会员发挥作用出来,人多怕什么呀!
嗯
每个社团肯定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