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问题是很多有关塑料袋收费讨论的焦点。下面解释一下我个人的见解。
我认为,定价方法根据塑料袋收费的两个不同模式有两种可能性。
收费模式1:塑料袋环境税
收费模式2:变“隐性收费”为“显性收费”
收费模式1:塑料袋环境税
解释:
这种收费模式中,消费者将来要承担的成本是塑料袋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社会和环境成本,而不是塑料袋本身的价格。塑料袋收费将此成本通过对污染物征税的手段来实现内在化。
定价方法:
从环境经济的角度,合理的收费标准应该设在边际社会利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相等的位置。由于塑料袋产生的社会成本(环境污染等成本)的估算难度高,缺少相关统计数据等原因,利用此理论来设定收费标准是几乎不可能的(※1)。我们应该考虑塑料袋收费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然后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为此,需要掌握塑料袋的价格需求弹性,即是消费者面对价格改变,如何改变他们的塑料袋购买决定(※2)。问题是,由于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零售商免费发放塑料袋,因此为研究塑料袋的价格需求弹性所需要的有关可靠数据缺少。但国内个别零售商(如宜家家居等)已经采取的收费标准及其效果可以作为价格需求弹性研究的参考。需要注意的事,影响塑料袋需求量变化的变量(因素)除了价格外还有很多,并且还存在地区之间和/或零售商之间的很大的差别。举个例自来说,在宜家家居卖的商品有可能是:体积大、价格较高、购买频率低、购买后直接运到家的商品如家具等。还有一家一直实施塑料袋收费的麦德龙超市,据我观察,在北京的分店位于住宅区较远,不少顾客开私交车去该超市购买,购买后顾客则直接把商品搁在车上。面对像这两家的塑料袋收费标准改变的消费者反应跟面对社区超市的塑料袋收费标准改变的消费者反应可能不是一样的。
※1 在爱尔兰实施征税之前没有做过废塑料袋所造成的外部成本评估相关调查,且该事情并不是相关研究机构或政府部门优先考虑的对象(爱尔兰Frank Convery and Simon McDonnell)
※2 关于价格需求弹性,在下面网址有较好的解释。或者可以参考任何一本经济学入门书。
http://www.self-learning-college.org/cyber_econ/cyber_econ_micro_t_c01.htm#價格彈性
收费模式2:变“隐性收费”为“显性收费”
解释:
目前商场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其费用成本是计入到商品价格中的,对塑料购物袋实行收费,不过是变“隐性收费”为“显性收费”而已。据发改委的解释,政府目前推广是这种收费模式。
定价方法:
如果采取的方式只是变“隐性收费”为“显性收费”的话,从经济上合理的价格就是按塑料袋成本价格来定(不包括社会成本)。理论上这种方法不会是像部分消费者质疑的那种“变相涨价”, 因为目前零售商免费为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其费用成本是计入到商品价格中的。目前的做法可以说是“吃大锅饭”,在这种形式下,那些为环保尽量少用或不使用塑料袋的人每当购买商品时,被商店多收钱。塑料袋收费将解决这个弊端。如果将塑料袋拿出来单独收费,就不再记入商家的经营成本,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最终也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这样消费者的钱能花在所需要的商品上,而不是把钱花在塑料袋上。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消费塑料袋,需要的人就要交钱购买。这样才能改变“吃大锅饭”所造成的不公平状态。
但这种方式在实际当中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零售商开始“显性收费”后,商品价格仍然不降低或其变化不明显。这个会导致消费者质疑被商家骗。另一个问题是有些零售商为吸引顾客,只有部分成本显性化,即收费价格没有完全反映出全部的塑料袋成本(如应该收2毛钱的只收1毛钱)。塑料袋成本还原的所有方法中隐性收费方式的比例越高,塑料袋需求量越增加,因为消费者误解该商店提供的塑料袋“便宜”。为防止超市将收费塑料袋当做促销手段,可能有效的方法是制定塑料袋收费的最低价格。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考虑采取措施。
写到这儿,就自己发现,写得有点乱。近期再整理后重新发表帖子吧。。。
塑料袋收费不管怎么说都觉得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替代品出现,那么就算是收费,也只能在某个程度上减少一部分人使用塑料袋~~~~~~~~~~~~~~~~
而塑料袋的威胁还是没有减小,它的总用量还是越来越大啊~
同意11楼同志的说法。
我觉得只有用政府的压力把塑料袋给禁止了,那样才是长久之计。
没有了塑料袋,人们也会慢慢习惯那样的生活的。
我认为还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警示中国的居民,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当一件事情要人们付出成本的时候,人们的欲望往往会因此抑制住一点点。
其实可不可以更好的回收利用塑料袋呢?
塑料袋收费,我看行
我支持,我参与
塑料袋收费,除了这种方法,就没别的了吗?这样莫过于为了强制人们自带袋子,什么方法才是更好的呢?
很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