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象我们大一的,对于参加这个活动,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能不能选上。有的人多报一个名有时候也在情理之中啊!而且有时候有的筹委让人感觉很拖,很久都没出结果,而报名的人又想参加绿色营,所以就另找出路啦!不过多投的话,当一个营的结果出来的,并且知道自己榜上有名的话,这就要推掉另一个了。让他们另取。
“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够不够,能不能选上”
能力不够,一个选不上,另一个就一定能选上?
“而且有时候有的筹委让人感觉很拖,很久都没出结果”
都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别人筹委也要考试,要体谅别人……
“这就要推掉另一个了。让他们另取”
这话绿色营的筹委们听了什么感受?
其实不是绿色营的筹委拖~~而是这个工作量真的很大!
他们要对自己的营负责,更要对每一个报名的人负责!要知道,参加绿色营的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但一定要是最适合的人!为了这个他们会花费很多精力很多时间来选。
你自己心里都没谱,对自己没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营,那那些筹委呢?要知道,真正选拔营员的不是绿色营的筹委,而是你自己!筹委们看的正是你在这阶段的表现,从而判断出你是否适合这个营,适合这个营的内容这个营的精神!你自己认真准备,努力付出了,还怕没有营会要你?
付出的越多,收获也会越多!
不要总报有那种“反正绿色营很多,这个不行还有另一个”的心态!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其实还是没有明确绿色营的精神!没有明确自己去绿色营以后要做什么!绿色营不是让你来玩儿的!
首先,從一個做了兩年綠色營的老營員來說,我不贊成把綠色營神化,她只是眾多暑期活動的一個而已,沒有什么褻瀆不褻瀆之說。
其次,對于所有綠色營認識有偏差的人,特別是新人來說,不應該對其嗤之以鼻,作出一副他就該死的罵街架勢。想想在我們像他們這個時候,又對綠色營真正了解多少呢?所以,對于新人,寬容和引導為主。告訴他他這么做會帶來什么后果,為什么不能這么做,而不是譴責一頓之后告訴他你沒戲了
再次,焦點不要放在對新人的批判上,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難道只是他自己的責任嗎?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協會的老人家、目標綠色營籌委、更包括在這里罵娘的諸位,都有責任。為什么作為一個老人家,你沒有好好引導你自己家的孩子?是你根本沒有去關心他們、任其自生自滅,還是你跟他一樣不懂事?作為一個綠色營籌委,自己有沒有工作失職?為什么在發布招員公告的時候沒有對此作詳細說明?還是一切都依賴著“最終解釋權”?在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又有沒有心平氣和的跟其溝通,了解情況?抑或是譴責一頓,抑或是沒有任何說明就將其排除了?
針對以上一點再提點建設性意見:
1.對于新人,自己要主動去了解一下綠色營,了解一下綠色營的規矩和慣例,如果你自己不夠正視綠色營,那就不要抱怨綠色營對你的不正視。對于自己的錯,不要找任何理由,因為不管你接不接受,因為這就是游戲規則。
2.對于協會的老人,你有義務去引導你們自己家的孩子,因為他們出去代表的是整個組織,而不只是他個人。即使你們不這樣想,其他組織也不可避免的這樣想。你們家的孩子犯錯了,你有責任,你沒有好好的去引導關心他們,你有義務,有義務在他們犯錯后去支持他們,不棄不離,繼續引導他們
3.對于綠色營的籌委,吸取這次教訓,在以后的綠色營中怎樣通過自己到位的工作去避免同樣情形的出現,才是你們更應該關注的。
呵呵,那我再说点题外话,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1 如果想参加绿色营,那么你的预期是什么?即得到什么效益。
2 是否有“绿色营”的替代品,即达到同样效益的方法是否只有参加绿色营?
3 达到同样效益的方法有多种时,参加绿色营是否为成本最低方案?若不是,选择另一项。因为,资源是稀缺的。
大家有了解事情的内幕就发表言论么?
宽容
什么内幕啊
站在绿色营筹委的角度来说,很讨厌这种情况,因为有做过筹委的人都明白工作量是多么大,有多么辛苦。
但是站在大一的角度来说他们在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确保进某一个营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人说要等确保没进那个营,在去报另外一个,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各地方的报名时间基本在同一时间段,而且有的工作效率不高的地方,在面试很久以后才报出录选名单,这样,他们还有机会再报其他地方的营吗?
我觉得不能说一概而论,也不能说到绿色应精神上去!我想请问一下各个绿色营的筹委,很多外校名额是不是大部分被交换营员这种方式占去了呢?而那些社团暂时没有做绿色营的要挤进去是多么的难,还得碰运气,希望所报的那个营还有名额,当然就只能多报几个,增加本来机会不大的机会呢!
这样的人感觉有点不诚实,说实在有点让人讨厌,认定一个并且尽力去了解你报的营的情况,尽力去争取啦,是否能选上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参加选拔过程中的收获。大不了总结经验,明年重新来过。
你报的第一个营没进去难道下个营你就确定进的去?若进去啦,也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