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感言
听说济溪是经典,所以来待了几天,还没有熟悉。有一种感觉,好像一个老外说过:是一小群孩子在玩。
此话有点过分,不过也不是空穴来风。虽然已经是环境类论坛中的佼佼者,但是相比一些社会热点论坛,水平确实有待提高。
不说太多了。继续经常关注和发帖吧。 1 玩也需要水平的
2 再小的小孩子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是一小群孩子在玩
这是一个观点,并无贬义的意思吧,所以也没啥过分不过分的;
而且必须承认,来这里的绝大多数是在校学生,年龄层次和社会阅历比不上那些社会热点论坛,但是我们有我们的特点,有我们的优势;
可能有人认为我们做的环保没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我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足够了,要对自己的付出肯定;
不管怎样,新人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都是值得鼓励的。。。
希望你能在这里学到更多东西,更希望你能有好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 楼主可以多带些更有深度的问题来这里,激发大家的参与。 转济溪草堂?
或者新手入门?
或者济溪发展探讨? 应该算是草堂的内容吧 1、青年学生多,是客观事实,是个优势
2、老成员得不到积累、社会人士进不来,是个劣势
做过一些简单调查,老成员一是自己方向已经改了,不再关心这摊子事情,所以不来了,可惜了他们的经历和见识得不到分享;二是还在做,但转进NGO工作之后,没时间泡坛子了,事实上NGO坛子也没有火的,大如NGOCN里面,也每天不过几个不痛不痒的帖子
如何形成一个氛围,保持老成员,吸引社会人士参与,我们一直在努力,
青年发展俱乐部、工作在NGO 分别是这两个方向的,但是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关键是形成不了气氛 我倒是想听听楼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原因是什么? 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好了 希望能一起思考深层次的问题,毕竟高校环保社团领域,济溪算是高峰之一。我也是工作在高校环保社团的一分子,平常遇到的事情也有可能论坛上的各位已经司空见惯,不过,希望还不会到麻木的地步。我想提出一个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传承。
绝大多数社团在传承上面遇到难题,而目前有没有比较有效的办法,至少能够让遇到问题的社团参照一种或者多种模式去比较好的处理年度的不断交替问题,既巩固自身,又为下一届铺路。希望大家介绍几个典型的社团我们可以交流和学习,并从中得到启发,形成每个社团自己有特色的传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