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星辰 于 2008-11-15 17:26 发表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想,新老会员和委员会的交流培训可不可以采取排班制度,人数减少,次数增加的模式。
大一会员明显,对于社团的文化,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还存在比较大的困惑和不解。
但是统一的培训效果又不是很好,而且总有人缺 ...
赞同!把人分开交流效果确实好得多...
其实这也是我们协会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谢谢各位高手的意见,拿来分享啦!
让新加入的人人都是“学生”吧!到组织里面来是要先学习的,让大二的骨干先牵头组织学习吧,让大学都能够在组织里面学点环保知识,这样挺好的。大二的不是说给大一的讲授什么,而是牵头组织协调,请人来讲。另外呀,大家如果在平时学习之中有什么想法,提出来,大家有共同想法的或者部分几个人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就随机组织项目团队,很多活动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都是可以给大家学习锻炼的机会的。
我的上一届协会里面就只有会长和会员~
大家都是很平等的哦~
可是发现管理起来很不方便~
会长太累~
工作也分配不下去~
其实啊~大家都是因为喜欢环保才走到一起的~
快乐就好啊~
我觉得吧,确实是和协会的人数有关系,~~~我觉得会员太多的话可以多组织一些协会内部的活动啊,这样就可以让大家彼此熟悉了啊~
觉得还是给大一新会员同一个起点好,这样区分容易打击人的热情和主动,人才流失就可惜了
干事会员可以到了大二再定夺,而且一个学期后估计积极的,想干事情的和激情消退的人很容易就可区分了,到那时定出来的干事也更有责任心,更利于社团发展`
楼主是自己人啊 ,
另外有问题也可以找老人啊 ~不要客气
ps:看到大家的留言很感动,谢谢
看了大家的情况受益不少。
我们的情况是:会长三不,不看、不听、不做。会长毕竟都是一步步做过来的。当会长了,就应该只负责协会总的事情。活动主要有各个部长做,副会长负责协调各部,各部长下面的小组长带动会员作具体的事情。。呵呵
下面都是会员,组织者都是干事,只是中间的操作问题.
原帖由 【小龙虾】 于 2008-11-22 16:49 发表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觉得还是给大一新会员同一个起点好,这样区分容易打击人的热情和主动,人才流失就可惜了
干事会员可以到了大二再定夺,而且一个学期后估计积极的,想干事情的和激情消退的人很容易就可区分了,到那时定出来的干事也更有责 ...
大二就了还留在协会里的就没有多少了,而留下的这些他们也不会愿意再做一个小干事,况且还要再招收新人呢
我的想法是,干事还是要选的——如果是部门制的话——否则协会无法运作了,不用太多,四五个人就好。剩下的会员可以根据人数来进行编制,分成一个个小组。比如你们协会有200来人,干事可以适当的多招一些,但是最好不要超过8个人。剩下的人大概还有一百三四吧,就分成十来个小组,每个组选一个组长。这十几个小组可以交由一个人统一管理,这个人的职位跟各个部门的部长是平行的。这样有了活动后各 部门进行策划,同时也向这些小组征集意见,活动开展时就根据需要来调用这些小组。
平时,这些小组间可以搞些联谊,让彼此熟悉,增进大家的感情。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的话,小组也可以自己组织活动。每次活动时,尽量让大家自愿报名参与,这样,哪些人积极,就可以一下看出来,也可以进行重点培养,作为协会以后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