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11-1 20:25:33

参加武科大交流会引发的思考

今天去武汉科技大学绿联社参加环保交流会,引发了一些小小的思考。我们参会为为了建立武汉高校环保社团一对一的发展模式,最后由于参会的很多是协会的新社员,导致意见太杂,让我很无语。我很能理解各个社团的负责人迫切的想让新社员走出来,即使是小小的交流会也让他们有机会参加的心情。但是社团一对一的发展模式这个大的主题就已经限定了参会的人员必须对社团的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对社团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我有疑惑了:这样的交流会让新社员参加是好,还是坏呢?
   今年武汉地区申报20行动学校就有13所,但是最后只有7所申报成功。于是20行动协调人金英伟就采用一对一的模式做20行动,即7所学校各带一所未申请上的高校一起完成20行动,物资分配自己协调。我很赞同高校社团一对一的发展模式,比如中南民族大学的环教一直做得很好,我们学校在正开展环教活动,这样一对一的交流更有针对性,交流效果会更好!
      会上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再建立一个联系武汉高校的组织,再建一个群,搞一个信息平台。我觉得:无论怎样的qq群(除了江赣学堂啊)发挥的作用都不是很大,只能起到临时会话的作用。大家也不要过度重视qq群的作用,武科大能通过20行动的群把13所高校环保社团聚到这里搞一个交流会就已经说明qq群在起作用了,它的作用也发挥到极致了。还有就是我发现大家对武汉绿色基金存在太多依赖,武汉绿色基金负责协调武汉地区20行动,它是有局限性的,导致有点让人误解武汉绿色基金就跟参加20行动的学校有联系,与其他学校就没有联系。我觉得这个联系是双向的,就像沟通,武汉绿色基金先要找你们的联系方式才能跟你们联系上啊,同样的,你们也要先找到武汉绿色基金的联系方式才能联系得上啊!
      大家不要对武汉绿色基金要求太苛刻,20行动的协调工作也不容易,很多东西并不一定就要有个协调才能做好的。比如华农、华师的观鸟很强,你们协会的观鸟刚起步,你们就可以直接联系华农、华师的观鸟队,和他们直接沟通,并不一定非要武汉绿色基金搞一个大型的交流会什么的(基金是可以把华农或华师的联系方式给你们的),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武汉绿色基金的作用就已经发挥了!
      武汉高校环保社团有很多,你不要企图跟所有的环保社团关系都很好,这是不可能的。

zmb12345 发表于 2009-11-1 21:53:28

呵呵,沙发啊!说实话,今天交流会我们准备的很仓促,开始其实只是想把大家聚聚,毕竟刚换届,很多高校的管理层都没有了解和认识,后来就~~~结果今天,那场面你也看到啦,五六十人,额的个神啊!

honglake 发表于 2009-11-1 22:14:08

要再建立一个联系高校的组织?有点劳民伤财了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11-1 22:37:24

五六十人?
的确多了。。。

zmb12345 发表于 2009-11-1 22:45:42

五六十人?
的确多了。。。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11-1 22:37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恩,有个学校来13个人,太出乎我意料之外啦!我以为一般2到3个就差不多的!!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11-1 22:54:58

偶买疙瘩!
13个。。。组团去开会。。。

holywood 发表于 2009-11-1 23:43:11

辛苦了,能思考,就成长

spcchenyue 发表于 2009-11-2 08:04:13

呵呵,需要思考和分享!

kefodshen 发表于 2009-11-2 08:28:35

所谓术业有专攻
不是什么机会都是可以培养新人的
话说以前去华农观鸟华师的经常组团去……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11-2 21:22:51

呵呵,沙发啊!说实话,今天交流会我们准备的很仓促,开始其实只是想把大家聚聚,毕竟刚换届,很多高校的管理层都没有了解和认识,后来就~~~结果今天,那场面你也看到啦,五六十人,额的个神啊!
zmb12345 发表于 2009-11-1 21:53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能把大家聚到一起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大家都是赶了这么远的路过来的吗?呵呵!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参加武科大交流会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