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无可厚非,但是过多的娱乐你还不如搞成娱乐社团算了。娱乐也不要欺人太甚。让理性、环保、做实事没了空间。
就挑选还是培养的问题,我更倾向于挑选,挑选认同的、有潜力的、可培养的。
一个以娱乐、功利为目的的人能期望其对环保有多大贡献。
时间精力毕竟有限,挑选比培养更有产出
如果硬要说那是劣币的话那劣币的存在也是必须的如果只允良币的存在 那么 良币必然受到冲击
要做的是 协调好两种币的比例
而且 良币也的确不够强
或许确实是不够强
但是所谓人多势众啊
为了家而家的家真的是家吗?
貌似 有所 悟
自己 想法 还是 短浅了些
这个过多的娱乐就很难把握了,要是我们都能把握好了,那社团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至于挑选和培养的话,挑选出来的人干什么用?继续培养?拉出去做活动做几次宣传做几次环境教育,最终还是落在了一些NGO一些政府的圈子里啊。
星星,我只给得起威望,静待之讨论
我的思考是:狼是为了聚到一起而吃肉,还是为了吃肉而聚到一起……
对于很多人社团也只是大学生活的调料
对于很多人感情是选择的方向所在
第二句什么意思?断句不能,没看明白。。
是调料的说,可都把她当调料了,那那些把她当主食的人岂不是要饿得难受。。换家大馆子?
先撤,回头继续问。。= =。。
家文化,是实践中的志愿者精神繁衍出来的东西,环保社团实践的好,家文化的出现就像是应势而生
把家文化单独拿出来大搞建设,是负责人的问题,没有抓住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