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就开始做社团,文学的。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那种,几个人,一个沙龙,大家吟诗作赋。但管理比较混乱,最后成为笑柄,被讥为“文章一流,管理末流” 的社长,现在看看,那时候确实有些单纯的近乎可笑了我,书读得不少,却大抵不知道如何去用,没有全盘的计划,没有目标。好在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这些实在是我在5年的社团生涯中经历的挫折与教训,现在写下来,一共大家参考。无论你是否渴望成为社团的领袖,学院精英,都应该知道这些法则,并灵活的应用。
决策
正确的决策是每一个领导者必须做的,是每一个组织生存的命脉,。在管理界有这样的说法“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有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者首先得有健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这好似关键,没有类似的组织,决策者无疑是瞎子聋子,其次决策者自身要有对环境的宏观把握能力,知道政治经济社会风气如何,并能对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的环境进行预测,这样在决策中可以切中要害,提高可行性
请继续:-)
老大在呀
2.领导
这个词很常见,也是很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现在很多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组织,谁都可以随便给自己弄一个官当当,主席,副主席数以百计,部长们数以千计,可谁能成为其中的精英?我的建议是“领导不等于管理”
以下引用哈佛商学院约翰~科特教授的一段话来论证一下
“由于控制是管理的中心系统,高度激励或鼓舞的行为与管理几乎不相干,管理系统和组织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普通人日复一日的用普通方式成功的完成日常工作,它既不刺激也不具有诱惑力,这就是管理”
“而领导与管理不同,因为要战胜障碍实现远大的远景目标,就要不时激发非凡的力量,而某些激励和鼓动过程则能带来这种力量。关键在于,领导不是通过控制机制将人们往正确的方向推,而是通过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来达到目的,既满足人们的成就感,归属感,自尊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得到认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
简单说,我的理解是在大政上,毛主席是领导,周总理是管理。
3沟通
这一点,我是在做环教时认识到的,和校方,学生,老师的沟通必不可少,可是在每一个社团的内部,进行组织沟通的有多少?成功的又有多少?
组织沟通的有效性就是让自己组织内部所有成员都能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来,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组织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将自己与组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同时,沟通使组织的每一个部门都能明确组织的目标和自己的任务,对组织达到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1.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层次要尽量减少,缩短信息上向和下向传递的距离,2.组织结构设计要具有较高的弹性,允许越级或直接向最高领导建议。3.专门设计联络人 4.为保证信息准确传递,应该采取多样化渠道,或重复查询机制
也许大家会认为以上这些建议太过理想化,但在实际过程能够做到并使之高效运作的。我相信任何高校社团领袖做好以上三个方面,都会有很大进步,长此以往,则社团幸甚!
以上是我在做组织社会学论文时想到的,文中引用了于显洋教授主编的《组织社会学》,周三多教授主编的《管理学》,还有中央翻译出版社的《管理的100条黄金法则 》等著作,在此一并致谢。
同时,也请各位社团老大,环保前辈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