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使之痕 于 2009-9-29 12:24 编辑
昨晚的各位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内容
我会及时补充
呵呵
还有群邮和群共享里面都有了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2009-2010年节能20活动第一次网络会议会议记录 参与人员:WWF蔡涛老师, 16城市协调单位(社团或组织)代表 注意事项:
1、主持人用绿色字体。其他人员用黑色字体。
2、会议主体时间7点—9点30,在这个时间内,请群里的其他活动参与社团的朋友不要发表意见和疑问,有什么问题我们在最后准备时间请大家阐述,作答。
3、请与会人员注意时间和表达问题清晰。 江苏-朱翔宇、武汉-金英伟、陕西西安-王雨峰、长春-王星宇、重庆-刘晓慧、 兰州-周玉浩、郑州-门宁、湖南-王倩倩、云南-董建杉、北京-包忠碧、 贵阳-邹忠典、广州-陈梓、南昌-吕依凡、南宁-黄嵩业、福州-段昌海、安徽-余辉 北京:高校宣传由于受到国庆的影响,可能需要过一些时间,很多学校社团的第一次例会都还没有开,所以可能要比其它地区稍微晚一些 武汉:已经通知下去了,并且所有负责人都表示一会尽快填写表格,但是到现在只有一个学校表格交上来。武汉地区基本上有实力的学校都准备参加这次活动了~通知的截止时间是9月30日,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晚了 重庆:基本上都还在填表中.现在我能确定的是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南方翻译学院\重庆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还在考虑中,因为学校限制活动.其他学校还在联系中.好多社团换届.需要重新联系. 郑州:对郑州的22个环保社团,进行统一宣传。同步在绿意中原网站和QQ群上,同步发出关于20的背景、活动目的和意义,加强各郑州环保社团对20行动的认识。然后,通过飞信和电话联系5个学校的负责人,询问相关情况。今天也收到2个学校的询问,我一一进行了解释。现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然后择优选择。 云南:现在基本联系完成,部分社团换届中通知有点困难可是已经的努力克服,由于是第一年做该活动,正在积极对社团推广中。目前暂未收到报名表。 湖南:也进行了宣传了,现在确定惊醒申请的有7所学校
不过申请表要求他们27号才交的,前还没社团交。 广州:已经电话通知8所社团了,剩下的今晚会发送邮件到各个社团,联系了的社团还在填表中。今年第一次做20行动,不是很熟悉,正在努力协调中 兰州:已经通知了八所高校,其他的高校也在联系当中,第一次做协调员,熟悉中 福州:电话通知了16所学校,估计12所学校想报,但是不知道每个地区有没学校个数限制 建议:建议全部都去邀请下,看他们的表,再沟通次,然后确认前几家(具体看我通知),然后由绿石和WWF联合审定参与社团。部分协调单位不是去年协调机构,要向老的协调机构去询问,去取经,特别是去年的协调人。认真阅读通知,部分问题上面已经很清楚了。 1.没有入选的搞笑没有物资等资助,协调员可以把宣传品扣除一部分分给那些学校。
2.10月培训前我会做个邮件组,有些资料全部走邮件,协调员请关注邮件。
3.关于培训,会提前给大家通知,初步定在南京,具体培训什么,商议会贴出来。
1.
具体事情以邮件通知,并且飞信通知邮件发送情况,QQ群用来讨论和开会,有急事的话用飞信通知。每次活动要在QQ群开前期会议和总结会议。 邮件论坛等等。 2.
双月报的频率:统一模板统一格式,活动期间每半月,不活动期间一个月。 1.
培训必须要参加,而且是协调人,牵扯到协议问题,今年绿石要和大家签协议 2.参与社团没有专门的评分标准,从申请表上以及协调员平时了解。
4.活动内容和去年是不一样的,通过主办方给出总的方案,协调员根据实际情况写分方案.
6.南京培训的交通费由其他提供,于十月下旬培训,地点定于南京。
问题:之前提出那个活动创意有些虚泛,缺乏落地的实际活动。如何解决? 商议结果:地区协调人汇总当地水电计量状况,通过网络平台,线上下同步,比拼各地情况,再制定目标,以宿舍为单位,调研内容为:学校用电、每度电的价钱以及电量。先看总体情况,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问题:时间跨度较大,会影响媒体关注度.核心问题是:在你所在的城市里,寻找一些能够讲述气候变化对于本地区的影响的人。可是关键在于:怎么去传播这个消息?怎么去判断这些信息是不是和气候变化影响有关? 商议结果:第一,我们要找一个互联网合作伙伴,展示这些普通人对于气候变化对他们生活理解的故事。其次,我们需要有一个顾问团队,去甄别各地的故事。 协调员汇总各地方资源,抓住平面媒体宣传量大的特点,故事征集后要有能够展示的地方,网络可以大面积撒网。于地区的话,与媒体合作是必然,先有个消息发布,说明我们共同寻找气候变化的居民,然后去挖掘他们的故事,最后落在呼吁低碳的绿色生活。而学生社团在其中扮演公民记者参与,除了和媒体合作征集之外,还要主动去挖掘,去分析哪些人群是容易见证到气候变化的,然后去判断和初次甄选,媒体的呼吁是一部分,必须得有落地的。与普通公民沟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避免扰民,避免被人认为在发掘城市的阴暗面之类的。把立场站定,选择好平衡点,与媒体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号召大家建立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发现了影响之后还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出来,回到低碳生活,以实际落地。时间上作小小的调整,不见得全年都去做,半年的话活动效果会好一点。 第三次活动,自行车骑行(低碳生活红宝书,自行车车贴,小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