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graph]
今天接到绿色行孩子的电话,邀请我出席绿色行十周年的庆祝。是呀,在我研究生毕业之际,绿色行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迎来自己十周岁的生日。依然还记得2007年,我给绿色行第一任队长形影学姐的打过去电话,她的那份惊喜与爽快,今天的我同样是毫不犹豫答应他们的邀请。
参与者:感恩与机遇
2005年9月,初进大学的我,带着对大学懵懂与憧憬开始了大学的生活。当年绿色行服务队是学生会下属的独立部门,崔发新是当时的队长,同时他也是学生会的副主席。于是在学生会招新的时候,自称还会点画画,混进绿色行宣传组,组长瞿求贤,幽默随和。之后在全校社团的招新上,我又加入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成功打入两个环保组织。
西安营在西工大的报告会,开启我对大自然、对陕西独特文化的感性认识,现在总是老赵老赵叫着的赵志彬学长,当时唯一让我记住的六个字:自然、人文和历史。而当时完全被我忘却的朱浩,之后是我秦岭组的队长。
当年年底,唐锡阳老师在西工大的报告会,让我心底那棵绿色种子启蒙发芽,我第一次对绿色营有了那份最神圣的期待与追求,也促进我真正走进秦岭组,走出大学校园。
组长瞿求贤,总是带我们出去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植树活动,于是让我有机会见识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他还教给我一个习惯:带队出去有责任照顾好大家,包括午饭问题。这个和我在星星火社团接触到AA制是有区别的。
崔发新,第一次见他,他一本正经给我们开会,好有距离。却不想他已经走出校园,是当时三秦绿色基金会的资助委员。于是在星星火渭河行之后,我第一次和朱旭东、冉江南一起策划渭河行图片展活动,我在星星火的组长黄岗郑重交给我一个可以在学校机房上网的卡,这才有电脑把手写的策划,打成电子版。然后第一次申请基金会,是崔发新他们审批通过的,好像不到300元。具体拿钱的是找文苏丽(西工大研究生、基金会委员),分两次拿到的。
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开展能力建设培训,我全程用心参与,第一次知道从想法到策划、预算要有对象、项目管理和筹资等系统的内容,也是在培训会上认识王春、刘越亮等老家伙,还提前报名到秦岭组,当年自己都不知道队长是谁,只是因为期待加入。
大一一年,在绿色行和星星火的磨练,让我逐渐了解绿色营,也认识了这些人。尤其是在星星火参与具体活动策划到协调的过程,都非常好的锻炼我的能力,让我可以快速的成长。
今天再次回望,充满了感激,这是这些老人的引导与帮助,才促使我走上环保这个道理。
变革者:实践与磨练
一切应该说都是刚刚好,大二的我们作为新校区第一批主人入住长安东大,一个距离市区一个小时以上的地方,当年交通严重不便。绿色行一个习惯依靠外界资源旧有模式,一下子被打破,而大三远在老校区,管不着我们,我被逼着上岗,需要想办法生存。
团队建设先行,招募新一届队员,策划南五台拉练、读书会等,包括后面的能力建设培训,我把自己在星星火学习到的内容,在外面参加培训学习的东西,都搬回家,拿绿色行当靶子练习,幸运的是这些付出都得到回报,培养小龙、孟明、赵磊这批优秀的孩子。从互助网络那边协调清汞行动到校园,之后保护动物宣传,到第一年做水果贺卡,到之后第一次接到学长火炬的活动,推动绿色行逐步完善制度,拥有自己常规活动。
大二是我大学生涯最折腾的一年,上学期推动绿色行改革和各项活动的开展,一边还在西安高校开展秦岭组当年的报告会,招募新一批的营员。下半年放手绿色行,让孩子独立干;我和亮升一起策划组织秦岭组新一年的活动,培训选拔合适的团队。亮升出去了,我独立带队秦岭组,完成当年牛背梁的考察,当然这里也少了秦尉和杨燕的帮助。
虽不是临危受命,但特殊的时代环境,绿色行给我最大的自主权,让我在这里实践着自己想法,这些都为未来我再回互助网络奠定基础。
守护者:守候与祝福
大三折腾完当年秦岭组文集,把接力棒交给了小龙他们。而后互助网络换届,我也选择了推出,济溪成为我新的一个平台,一起创建认知自然,开始折腾杂志。
大四选择了考验,因为我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大学内有些事情还没有完成,所以我就再次回归互助网络,担任连续两年的秘书长。
对于绿色行,一届又一届的队长或者副队,我都会联系,也愿意主动提供我可以提供的资源和帮助;同时另一个重要因素,学长火炬的活动联系一直在我这,当年小龙因为精力问题没有顾上,我则主动接手,而且快递只能发到老校区,于是我一直默默担任这个中间人,以至于某天陈南树问我,学长火炬的活动咋申请?我笑着说:我们是老顾客呀。
2011年暑假,有幸促成绿色行赴陕北牛玉琴阿姨那边的社会实践,并且带队过去,跟孩子们相处的短暂日子,明白他们对绿色行的认真与努力,看到绿色行现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选择继续默默守候着绿色行,祝福她扎根校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绿色人才。
在3月12日到来之际,让你我携手,心与心的维系,传递绿色梦想,共创绿色未来!衷心祝福西北工业大学绿色行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十周岁生日快乐!
王雨峰写于2012年3月6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