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anjian 发表于 2009-5-26 08:28:18

大二当会长是否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

交流与探讨:大二当会长是否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

   又是一年换届时。
   我是2006年加入中北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的,也许是因为我特殊的经历,或者是我对环保有着更多的热情和执着,中北环协的队伍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我始终没有离开,尽管我早已不在担任任何职务。
和山西绝大多数环保社团一样,我们中北环协一直以来都是由大二的同学当会长,每年的这个时候进行换届选举,选出大一的会员担任下一届的领导成员,如此循环往复,一年又一年也都是这样过来的。虽然没有取得过什么突出的成绩,社团的发展倒也还算平稳。
   也许是我干的时间长一些,对社团发展的思考也就更加深入一些,在上次去兰州做交流访问回来后我就经常在思考,我们社团发展缓慢是否与我们这样的环节制度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我看来,像我们这样规模不大的正在起步中还远没有成熟的学生社团,领头人的作用相当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社团的发展。而一个人的领导能力虽然与天资有关但更多时候还是在活动中逐步锻炼出来的。我觉得仅仅通过一年的时间真的很难培养出一个强势的有能力让社团壮大起来的带头人。当然这是总结一般情况并结合我们的实际状况下的论断,我不否认实力超强的人存在但那样的人毕竟可遇不可求。
      以我们的会长为例:刚刚接任时他依然是懵懂的,虽然也曾组织过小规模的学生活动,但在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上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这样维持协会正常发展尚可,但想让协会真正壮大起来却远远不够。虽然我的能力也很有限,可是当初如果没有我的坚持,他是根本不可能去申请中华环保基金会这个资助项目的。如今经过一年的锻炼,他的能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对协会里各种事情都能应对自如。现在马上又要换届了,想这样有经验的老手又要退出了,而几个下一届的负责人几乎和一年前的他一样懵懂。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批又一批会员通过协会锻炼了自己,而协会老是在原地打转,怎么也发展不起来。
      参加协会活动本来就是为了锻炼自己,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协会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可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为协会本身的发展考虑一些吧。或者说无果协会强盛起来了,会员们能够得到的锻炼不就可以更广泛一些了吗!
   在兰州,我深深体会到他们管理模式的优越之处。无论是兰大绿队还是兰交大绿协,会长都是大三的,至少也要大二下学期,协会领导层无一不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老手。在那里,大一的会员被称作“小孩”,而我们却不得不让“小孩”们委以重任,让他们把握协会未来发展的命运。今年暑假光一个绿队就有四个暑期活动,绿队的强大早已扬名在外,这些都足以说明他们的人才是多么丰富,当然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管理制度,但肯定与这样的制度是分不开的。
   我也希望我们的中北环协强盛起来,我当然知道光靠引进他们那样的管理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但我想至少这样有他有利的一面。一个优秀的社团所要拥有的不光是一个优越的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对于现在的我们,真的就是领导层的素质决定着一切。而想要又有一个高素质的领导层特别是负责人显然不能指望那种可遇不可求的强人出现。每个社团都有自身的特点,别人的经验未必一定适合我们,我也不知道改变我们社团过去缓慢的发展过程的切入点在哪里,至少我想对换届的改革应该是一个机会吧,指的尝试一下,但我还在犹豫中。规定的换届时间就要到了,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明天 发表于 2009-5-26 09:23:01

关键   加油吧 我们协会去年就已经调整成大三上学期接手了,你们也可以试着去调整一下      这样对于你们协会的发展也是比较好的,只是负责人稍微累点   你提的问题我去年5月份在绿意中原会长联席会上提出来过 现在河南已经有不份学校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已经调整了    这样对于社团发展是很有力的!!!

陌上初薰 发表于 2009-5-26 10:14:37

大三也是别人学业发展的重点时期。很多时候大三就选择退出了,这也是现状。

尼安·奶爸 发表于 2009-5-26 11:12:01

一种制度是否适合一个社团必须要仔细分析,结合自己社团的特点和所在学校的现状。
我现在非常担心这些交流学习的效果,现在不少社团对自身发展和制度改革的欲求太迫切了,但思辨能力还跟不上,往往就会学了个表面上的制度架构,而没有看到别人为什么要这么设置。以广州这边的一些社团为例,有些社团看见有其他社团设了个“项目总监”的位置,于是自己也跟上,而不管自己的社团只有一、两个还是以部门模式来运作的所谓项目小组,显然这个所谓的“项目总监”即使设立也没有多大意义反而浪费人力,通俗点说就是性价比不高。

guanjian 发表于 2009-5-26 13:05:35

一种制度是否适合一个社团必须要仔细分析,结合自己社团的特点和所在学校的现状。
我现在非常担心这些交流学习的效果,现在不少社团对自身发展和制度改革的欲求太迫切了,但思辨能力还跟不上,往往就会学了个表面上 ...
尼安·奶爸 发表于 2009-5-26 11:12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正因如此,我才对这种事情慎之又慎,以我平时的作风,我做事很少这样犹豫不决的。我绝不会不假思索的就盲目引进别人的经验。谢谢尼安的提醒。

guanjian 发表于 2009-5-26 13:22:59

关键   加油吧 我们协会去年就已经调整成大三上学期接手了,你们也可以试着去调整一下      这样对于你们协会的发展也是比较好的,只是负责人稍微累点   你提的问题我去年5月份在绿意中原会长联席会上提出来过 现在 ...
明天 发表于 2009-5-26 09:23 http://forum.gse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最大的难处在于,即便是真的要改,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
现在的会长肯定不会再干了,他是一门心思要考研的人。
现在大一的会员中,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接替会长的位置已经很不容易,能够维持现状倒还可以,其他的就很难说了。
至于我自己,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验上还都过得去,但我最大的弱点在于很难和社联以及管着我们的那些老师们搞好关系,因为我从骨子里厌烦他们。我知道和他们搞好关系很重要,我也不是不能,而是不屑。曾经有人提醒过我多学着点否则以后迟早要为这事吃亏的,但是正因为我不那样,我才还是我自己。

轻舟 发表于 2009-5-26 13:39:45

对于社团的发展,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少不了的 特别是我们环协的 这是每个社团都会面临的问题 大一虽经验不及大二大三 都也许能放更多的精力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 最需要的便是老手的扶持了

戴小建 发表于 2009-5-26 16:48:22

我个人认为,一个社团的发展不是在于他的负责人是大二的还是大三的,而是要看他的各方面的能力,是否能够担任负责人,能否担任好一个负责人。这其中我个人认为是他的能力与热情而不是他的年龄。不能任何问题都一概而论,这样会把事情的真相掩盖。
而且现在很多大专院校是三年的,大三的时候已经离开了学校,开始实习,这样的社团如何去找大三的人来担任负责人?

shadowless 发表于 2009-5-26 18:08:59

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要考虑下吧
你是准备考研出去工作还是在NGO发展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不可强求

沙砾 发表于 2009-5-26 18:30:40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大三来做,肯定有相当多的经验,处理事情考虑的也相对会全面,但毕竟时间紧张,精力有限,有时候会感到力不从心。其实,大二、大三来做都可以,关键还是要尽心尽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大二当会长是否利于社团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