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
那要我看了你身边环境才知道
反正我当时就是根据自己身边环境来确定的
高校环保社团这个小圈子太容易满足了
很多停滞在以前的活动,很多停滞在以前层次的问题
《高校环保社团管理》都面世快十年了,现在居然还没有过时
太多的资源不但没有培养出创新反而造就了依赖
一份执着和热情往往是成就一段感人故事的开始......
别说大二不给力,那是你没让他们有热情跟你走下去,让他承接你的执着.....
为什么要我让他们怎么怎么?
昨天和别人聊天,聊到留人的问题!
我说:协会里,我提倡“好玩儿”的心态,希望大家是因喜欢而留下,希望大家觉得在协会做事情觉得很“好玩儿”,感兴趣去做,并为之全力以赴!
他说:你的要求太高了,在协会里,像你一样把这些当成爱好一样做的人太少了,基本都是有功利性的目的的。
…………………………
为什么他们能做那么多?他们喜欢,不,他们热爱!他们觉得这是有价值的,也许正是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现在的我们呢?会这样吗?
纯粹的人越来越少了吧。。
有的时候,了解得越多,反而难以将精力保持集中而有力地投入在某一方面,要么畏惧而停滞不前要么转舵要么干脆放弃。
大学生能做的环保包含各种领域各种层次,每个领域和层次都需要人去投入的,总觉得,专而精比较好。贪心不足蛇吞象,想涉及得越广泛,啥事都做不好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个小小的学校唉。。怎么说都难以和社会相比。。= =。。
难道真如珊爷所言,生物链能量极的递减。。。
话说,不是基因在不断优化的么,只优了体格?
其实有很多可以做。
虽然我们出来了,但是还是能影响到一些人的,所以在社团选负责人时,偏重一点认真的人。这是其一。
其二,调整社团重心,把社团的人培养上这条路或是加重他们对这个方面的关注,这其实是可以做到的。重点在加强社团对环保的了解和对生态的价值的认同。
社团,有一部分是在社团建设,有一部分仅仅是活动,有一部分是在个人,最后很小的一部分才是在它的目的的。
相对来说,我确实觉得大一的孩子比我们更好!也是一种欣慰吧!
以后应该摒弃环保社团做不了什么事情的那种观念,好好利用资源,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吃老本吗?
几年前就有人这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