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做好了
相信社团的传承也就能做得很好了
我认为,开始招人的时候就一定要控制好,给新生一个门槛,有取有舍,挑一些感觉到能做事的人留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人员流失。
当然,协会负责人要学会选人。
这方面确实很重要。我想选人,选了就要用,协会需要计划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人,
进来后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职责。
人员太多,往往人浮于事,最终失去很多的人员。
我想在和楼上的讨论一下啊:
为什么我们要怕招收的人多呢?
我们的环保社团是干什么?
我们的活动目的是干什么的?
我认为,我们不怕人招的多,环保社团是培养有环保意思或环保理念环保行为的,当然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壮大自己的社团或者扩大社团的影响力,但我们做的环保活动应该与其他社团的活动目的有所不同才行——至少们的环保活动得以的小小定位是在于环保
所以我认为,不怕招收的人多,人多才能培养或影响更多的人真正的理解认识环保或者环保行动。
至于最后,人多了还害怕没有有能力的人来传承吗?而且只有当一个社团发展到足够大或者完善的时候了才可能有机会招很多人的——个人从本地社团了解并总结的,有时人数也说明了一个社团是否成熟、完善吧
社团虽然不是企业,但作为一个组织也有其相似之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不可估量的错误,相应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如此~~
这么说并不是把社团完全等同于企业,企业文化的重点核心是效益,在校一纸上建立文化感情(P&G,HP,IBM等都是如此)站在这个角度上看我们的社团,把文化感情建立在公益基础上,建立在对这份事业,组织的感情基础上(换句话说并不是某个人对某个人,或某些人对某些人的感情)而是想科尔沁沙地的万平等人一样对这份事业的一种博爱~~这样的文化感情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
就社团招人的问题谈一下看法:
站在某一个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怕找人多,绿行之子讲得很有道理,要会选人~~
人力资源应该说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关键之一,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是来者不拒的,毕竟我们还不具备佛门所谓广度天下人的境界,shuiqing19贴子里所谓的帕人多,我觉得应该可以理解成人员的良莠不齐,这里所致并不是能力,而是思想素质(各位不能否认,进入社团有保有其他目的的人,就我曾经在的社团而言,在那里工作的人在升学和就业上都会略微有帮助~~)把好人员筛选关是很重要的
初来乍到~~不妥之处请见谅
关于人数的问题
利处:办一些大的活动的时候有更多的人响应和参与,而且一个协会那新会员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协会的号召力和口碑.基数大,人多,选出优秀的人的机会会多一点,会费也会相应多一点(不过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弊处:人多就不好管理,要建立一个长条式的管理机构,而且每一步都不能少人,这就需要管理层花费比较多的精力,而这样也很难顾及到每个会员的利益.
我们在做活动的时候如果不考虑会员利益,如果不能让他在协会学到东西就会让会员流失.
所以在初期的时候我觉得人还是不要过多,只要有一个高效率的管理决策层,他们的活动能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就好,渐渐感染大家.
下面是引用长安野人于2005-05-24 09:38发表的:
因此在组织内部应该更重视人才的培养,能够让大家觉得在这个组织内部有所收获那么就会减少人才的流失。
补充一点,我认为这应该排除一类收获——以会长或负责人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而达到的收获,把这个弄成了社团内部的争权夺势了
应该从社团的招新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而且贯穿于整个社团的方案实施和项目活动中;另外社团组织的文化积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