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很有启发的讨论啊。
下面是引用绿头鸭于2005-06-02 01:09发表的:
绿石是怎样保证人才梯度问题的呢?不用骑马找马吧?
绿石在人才方面其实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怎样找到合适的人才?怎样利用?也是很头痛的事情。但是幸运的是绿石有军校体系,包括培训体系、宣讲团和行动团,因此,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就成为绿石的日常工作之一。这也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才渠道的畅通。当然,绿石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不仅仅为绿石服务,它 是为所有愿意参与的社团服务的:)
人的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人的问题仅仅是一个出入、来去的局部问题
如果问到社团,除了人,最重要的是一个体系,一个内部循环机制
回复
内部循环机制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但是人的问题不是全部问题啊
还要形成大的体系:)
现状就是流动性大,仅靠单个或者单方面的人的确还有所欠缺,
完善内部,扩大联系,活动创新,严格执“规”,体贴会员,民主公开,注重分享
在协会里呆了三年了,也做了三年,觉得上边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有时候协会管理真的很多社团都不一样,因为制约的因素不知是人多人少,或者说是社团的领导者是谁,有多大的魅力。其实有时候根所在的地区对环保的关注程度,所在的学校对社团的管理模式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有时候也是社团面临的很大的难题。当让一个社团有了一个很有能力和魅力的领导人确实是能在很多地方发挥很大的作用,一个领带者(或者是管理者)很多时候除了会管理之外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经验,这样做起事来才能让其他人信服,才能有自己的威信和魅力。社团就应该像家一样,不只是让大家做活动,还应该让会员在里面体会到温暖和温馨,本来就是没有物质奖励的社团里,要是没有了人文一点的东西的话就更死灰了。会员喜欢上了这里,自然会喜欢留在这里,再给他们一些发挥的空间,给他们一些成就的感觉,给他们些充实的生活,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精彩的大学生活,我想这样可能会好得多。
还有上面说的,会员多就是环保做得好,这个也不是很对。我觉得会员多少知识表示作为协会来说宣传做得好,你说招新的时候哪个会员对协会有很多了解呢?没有。还有,我们的环保活动也不是单单在会员里开展,对于学校和社会这个大人群来说,我们的会员再多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要影响的不只是会员,更多的是非会员。这样才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成就,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做好对外工作,也是留人的一个途径。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敬请指教。
下面是引用春子于2005-08-08 01:35发表的:
会员多就是环保做得好,这个也不是很对。.........
...............要影响的不只是会员,更多的是非会员。这样才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成就,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做好对外工作,也是留人的一个途径。
一、就会员多少,这得视其足组织完善程度,实力如何,对于不同的社团或组织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话说得不要太绝对
二、影响、带动环保人
1.如果连社团的长期会员都没有培养起环保相关来,如何说别的,当然一个好的社团或组织应有很具组织能力的人
2.影响带动非会员的人加入环保,这是环保社团或组织的一个义务或者应该说是责任
中国环保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公民参与度的问题,所有现阶段的民间ngo,高校环保社团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加大公众的环保参与度,当公众参与度到达一定程度以后,所有的相关的环保组织都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而现在的诸多高校的学生环保社团,因为发展程度,组织文化,意识水平不同而对相关的问题不能非常清楚的认识。
但大多数社团都有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守其身”的中国传统思想,在处理好协会人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更多精力进行环保宣传,而在协会正常运转都捉衿见肘的情况下,也许只能退而求其次,觉得让会员对环保有所认识就好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敬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