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更新版】抛砖引玉:如何克服社团永远只有一岁?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1 23:26 编辑一曰传承
二曰学习
今天主要探讨一下社团人的传承与学习。
我仅仅先就环保社团的会员、骨干、管理者、会长理事层
为什么要学习,学什么,怎么组织学习这几个方面
谈谈我的认识和想法
连载之连载之。
最新更新:
【71楼】2012-04-16EH2012珠海总结会思考,关于培训当场小议
【62楼】2011-07-20,培训部的本年度总结与下一年发展
【36楼】2010-10-26,培训部的培训体系框架建立(内容有待填充,同时框架也在修正)、协会成员的成长评估表(结合办公室的档案管理)提出
【30楼】2010-10-01,培训者来源的可能
【27楼】2010-09-30,协会培训部第一次试培训——怎样写策划
【21楼】2010-09-25,关于培训部与其他部门的职能关系探讨
【20楼】2010-09-25,培训部得到成立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2 00:13 编辑
学生社团永远只有一岁?
案例:
09—10届的南方某环保协会,在会长小A与新的管理层刚刚接手的时候,外交内困一团糟——情况如下
1,组织架构:
各个部门权责虽然有所划分,有组织部(执行活动)、策划部(策划活动)、外联部(拉外联与外部资源)、办公室(负责内联等开会等工作),以及一个绿色服务队(志愿者)。但是,这个部门划分是去年换届的时候新一届的管理层临时的而且是从无到有的决定的。
在新一届协会的工作进展中,出现了权责不明、沟通不畅、部分界限基本消失,甚至外联部和组织部,基本上就没有自己的部门工作。
虽然组织架构得不好,做起事情来很不“爽”很不“通畅”,但是凭借大家的一股青年志愿的热情和对环保的热爱,出了危机一起应对、出了事情一起帮忙,协会还算运作得正常。
但是毛病不能总靠人的精神来解决,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是把协会成员的精神和活力消耗在组织内部,而不是投入到环保问题的解决,这就限制了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2,关于做的活动:
宣教类:对于地球一小时、1024等大型区域宣教活动,以及节约用水、环保义卖、水果贺卡等小型一点的宣教类活动,基本上算是成功进行下来,但是几乎都是由会长一人之力、或者总是协会的那两三个人组织的,导致协会出现一部分人总是比另外一部分人加倍辛苦;
而且,仅仅以做出好活动为重心,没有给活动的执行人环保协会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导致了协会的好的经验没有传承下来。
项目类:如环境友好型图书馆的改造调研项目,因为项目执行人不够专业、时间精力外部资源等原因,最后做出的报告仅仅是400字的一张纸,没有达到影响学校决策的专业水平,这个项目算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废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进行的两年三期,这个虽然不需要专业水平,但是项目执行人的离职等原因,导致这个项目没人管差点夭折,还好,在学期末的时候找到了一个负责人;
3,关于协会成员的绿色精神
有时候,协会成员觉得,环保协会其实不能对环保问题改变什么,顶多是敲敲边鼓,真正解决环保问题不能靠高校学生环保协会;
另外一些会员,对绿色的精神根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他们认为做好我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干嘛要了解那么多?
总的感觉,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活动经验的继承问题
第二个是项目的专业执行问题
第三个是绿色精神似乎已经从属于协会管理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1 23:43 编辑
新一任的协会领导之一,协会10—11届的项目长,同时也是前任的09—10届的会长,看到了协会从种种乱象中一路走来,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学生社团永远只有一岁\"出现的原因——老人做的继承工作不到位,新人学习的不够快。
他在整个假期,对区域内的学生公益社团的组织维度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培训开发的理论有所了解;
他了解到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方向:学习型组织;
他认为找到了解决”社团永远只有一岁”问题的关键办法:
将协会对会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具体来说呢,就是将协会的培训工作系统地进行规范,作为学期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1 23:35 编辑
关于进行系统性培训的可行、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1,优秀的、成熟的组织不仅仅是有强大的内部资源可以继承,还有种种的制度、氛围来保障这些经验能够传承到下一届;
2,高校环保社团更加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才能将协会的专业资源、传统经验发扬下去,才能保持对环保问题战斗力、竞争力、影响力
3,环保协会的成员,一定是要得到相应的环保精神的灌输,不然就是做组织而不是做环保
4,系统的培训工作,符合协会的愿景与目前的发展现状相适应
可行性:
SWOT分析(略)
结论:协会进行系统的培训工作的回报产出,远远大于投入。
环保协会的培训部的愿景(待讨论):
对协会的意义
会员可以当干事用,干事可以当部长用,部长可以当会长用;
对环保的意义
形成协会的每一个成员解决某一环保问题的必备战斗力;形成协会每一个成员对自然的热爱,影响每一个协会会员世界观——做一个对自然、社会负责的公民。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1 23:38 编辑
培训系统规划:略
培训内容(请各位大侠予以补充,小弟感激不尽):
一,技能类
1,沟通技巧(全体会员)
表达、说服、演说技巧;
2,怎样高效、愉快开会(全体会员)
3,信息的获取与整合技巧(外联部)
4,改变思维模式,创新、高效地解决问题(全体会员)
5,公关技巧(外联部)
筹款技巧;与政府、企业、基金会、兄弟单位打交道
6,Office、PS、网站技术(办公室,宣传部)
7,协会常见活动流程
二,协会管理类(以协会的潜在骨干为主)
1,组织文化建设(办公室)
2,组织架构管理(会长能力建设):分工与权责体系,怎样授权
3,项目(活动)管理(项目部)
4,协会品牌形象管理(宣传部)
5,组织战略规划能力(会长能力建设)
6,协会成本控制(办公室)
7,人力资源管理:招新、动员、培训、奖罚、换届等(会长)
8,危机应对
9,时间管理与情绪管理
三,绿色精神、绿色视野、绿色技能
精神类:
1,志愿者精神
2,热爱大自然
3,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积极向上精神
4,专业精神(一切以切实改变问题为出发点)
知识类:
5,环保生活的细节
6,协会历史、合作伙伴了解
7,环保英雄、环保故事、环保书籍、环保组织介绍
8,认识大自然(观鸟查种、爬山自然体验等形式)
9,环保形式:国际、国内、广东、珠海、学校的环保形式介绍
技能类:
10,绿地图制作
11,观鸟、观植物技能
12,调查技能
13,野外生存技能
四,培训开发(培训部)
培训培训开发管理者的培训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1 23:39 编辑
针对上述培训的不同内容,有不同的方式,我就不一一对号入座了。
请大家自己匹配:
培训的方式:
1,周例会后的10分钟
2,环保沙龙(座谈会、案例分析会)
3,看环保电影了解环保知识和环保英雄
4,环保协会指定读物、读书会
5,布置指定读物(如文化建设资料集),写感受
6,校内环保讲座
7,校内的管理类、礼仪类讲座
8,校内旁听各类课程:管理系、环境工程系……
9,校外的培训(如区域性组织提供的培训,青新伙伴,针对某一活动提供的培训,像20行动的培训)
10,活动总结会、CEF等等的本地推介会 呵呵,关注~ 本帖最后由 朴犷者 于 2010-9-21 23:33 编辑
未完待续 写得很好,支持下, 顶一下~~~我们协会面临的情况~~~学习中~~~~